內蒙古包頭市:供電服務網格化 服務群眾“零距離”
“我們村老年人居多,以前辦用電業務的地方離我們有20多公裡,交通很不便利,現在供電公司在我們村設立了便民服務站,在家門口就能辦業務,方便多了。”包頭市石拐區青山村兩委委員郭紅艷介紹,電力便民服務站設在青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有專人負責,為村民辦理查繳電費等業務。不僅如此,在今年煤改電項目中,村民不用多跑路,直接聯系服務站工作人員辦理,省時省力。
青山村電力便民服務站服務人員為村民答疑。人民網記者 張聿修攝
據了解,為進一步縮短服務鏈條,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打造了“站—點—網—員”四級供電服務新模式。在包頭市11個工業園區建立園區電力服務站,在511個行政村設立電力便民服務點,入駐社區物業等基層治理網格2826個,配備電力網格服務員615名,為客戶提供“管家式”供電服務。
“通過四級供電服務網格的建立,形成了全覆蓋、多層次、精准化、高效率的供電服務生態,進一步優化了用電營商環境,提升了客戶用電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營銷服務部四級職員王雲霞介紹。
在包頭市石拐區億和嘉園小區,樓道公告欄上張貼著電力客戶經理信息牌和電力便民服務卡,記錄著網格服務員姓名、聯系電話、工作職責等信息,還附有蒙電便民二維碼,方便小區居民隨時線上繳費、及時反饋用電問題。“我們在各個社區和行政村都設有電力網格服務公示牌,電力服務員入駐社區微信群,居民百姓有任何問題,都能第一時間聯系到所屬社區的電力服務員,全天不間斷為廣大電力用戶提供用電答疑和急搶修的用電服務,解決電力用戶用電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石拐供電公司副經理趙奕磊說。
億和嘉園小區樓道內張貼的電力便民服務卡。人民網記者 張聿修攝
今年,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石拐供電公司還對轄區內所有電力客戶進行了新一代智能電能表的更換,共換表2.98萬塊,是包頭市首個實現智能物聯表全覆蓋的區縣。在換表過程中,充分發揮網格服務功能,17名電力服務員下沉基層社區,在換表前的政策宣傳、協議簽訂,換表過程中停電通知、退補電費,換表后用表指南、疑問解答等方面,提供電力服務。
“新的電表更加精准,現在用‘蒙電e家’APP查電費,每天用了多少度電一目了然。”包頭市石拐區山水家園小區居民白雲玉體驗到了供電網格服務進小區的便捷,“遇到停電問題,聯系工作人員很方便,供電公司能及時處理,來得也很快,保障我們居民及時用電。”
供電網格服務的開展,打通了電力服務的“最后一公裡”。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積極推進“網格供電服務”,全面提升停電事件快速反應、過程閉環管控和主動搶修服務能力,通過劃分服務網格,實現供電服務“零距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