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用“綠色”托舉起經濟發展的新未來

來到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巴彥花鎮內蒙古玉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裡沒有塵土飛揚、機器轟鳴﹔這裡開礦不見礦,處處是景觀,形成“礦在園中,樓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溫馨港灣,打造了一座現代化綠色礦山發展樣板。該礦山曾被評為國家級綠色礦山。
內蒙古玉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綠色礦山在錫林郭勒盟只是一個范例。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眾多礦山企業紛紛踏上綠色發展的征程。
錫林郭勒盟在綠色礦山建設中,既注重頂層設計,更強調科學規范的管理。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提質增效、打造綠色礦山示范標杆等專項行動,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責任落實,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將全盟生產礦山、新建礦山全部納入綠色礦山建設規劃計劃。以國家電投集團白音華二號露天煤礦在排土場區域建設200MW分布式光伏為例,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2.03億kwh,節約標煤5973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萬噸,用於礦山生產及生活用電,項目提高了閑置土地利用率,並提供大量清潔能源。未來將依托光伏發電為中心,打造清潔能源產業、智慧化牧業、文化旅游業為一體的循環經濟體系,形成種、養、深加工一體化的現代生態產業鏈,實現自我經營、相互支持的產業集群,完成由單一煤炭開採產業向多元化生態產業的完美轉型。
綠色礦山的建設離不開現代科技的助力。如今,國家能源勝利西一號露天煤礦、蒙東集團勝利西二號露天煤礦等礦山通過5G網絡安裝,監測監控擴增,採掘系統機械化改造,提升系統自動化建設,實現了全自動無人值守和遠程控制。
錫林郭勒盟始終堅持嚴格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對全盟在建礦山企業進行全覆蓋指導監督。“一礦一策、一企一案”制定地質環境治理計劃和年度實施方案,配套建立“周督導、月調度、季評比”工作機制,同時,將工作落實進展情況納入盟行署主要領導跟蹤督辦范圍、工作績效納入旗縣(市、區)年度實績考核,真正讓考核問責成為落實責任、推進治理的“硬措施”。
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在產礦山的綠色創建率已高達70%。全盟先后有73家礦山通過綠色礦山第三方評估,48家列入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名錄庫,8家列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庫。
這些努力不僅為錫林郭勒盟贏得良好的生態口碑,也讓礦業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綠色高效發展。2024年度,全盟綠色礦山創建投資達3200萬元,其中涌現出一批新興綠色礦山企業代表。如國家電投集團白音華煤電公司露天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該礦投資560萬元完成近1500畝的綠化工程,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再一次刷新礦山的生態“顏值”。
隨著綠色礦山建設的不斷推進,錫林郭勒盟礦業面貌煥然一新,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用“綠色”托舉起經濟發展的新未來。一幅幅綠色礦山的美麗畫卷正在廣袤的草原徐徐展開。(記者 張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來華留學生觀看2024·名家經典音樂會
- 日前,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文聯共同舉辦的“感知中國 相聚內蒙古”來華留學生觀看2024·名家經典音樂會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精彩亮相,來自蒙古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13個國家的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4所駐呼高校來華留學生代表與中國同學約110人共同觀看這場音樂盛宴。 激昂澎湃的器樂合奏《黑木日》拉開了演出序幕,嗩吶獨奏《百鳥朝鳳》《好漢歌》從起伏舒展的鳥鳴到氣吞山河的轉換一氣呵成,二胡獨奏《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賽馬》展現了二胡快弓、跳弓等極難演奏技巧,民樂重奏《夜深沉》《樓蘭意象》展現了國樂的深沉與韻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