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區:全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 守好良田滿倉“耕”基

連日來,鬆山區搶抓農田水利建設“黃金期”,高效有序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為明年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夯實“耕”基,助力鄉村振興。
在赤峰市鬆山區哈拉道口鎮王家地村2500畝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施工現場,機器轟鳴,開挖溝槽、鋪設管道,施工人員分工協作,密切配合,一片繁忙景象。
工作人員正在施工。
說起高標准農田建設的好處,赤峰市鬆山區哈拉道口鎮王家地村黨總支書記王慶東打開了話匣子。“過去王家地村耕地條件較差,存在機電井設備老化、配套設施不完善、車輛進出不便等問題,隨著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的推進,我們村農田大變樣,現在是地平整、田成方、每次灌溉畝均水費10元上下,畝增產100公斤,達到了省時、省力、省人工的目標。”
改造后的高標准農田。
赤峰市鬆山區王家地村已建成高標准農田1.8萬畝,其余部分預計在2025年建成。近年來,鬆山區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投融並舉、共管協力”模式,通過對農田“三打破、五統一、小改大、高改平、彎改直”,強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2024年,赤峰市鬆山區建設高標准農田20萬畝,其中,新建旱作高標准農田10.17萬畝,新建高效節水高標准農田6.19萬畝,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3.64萬畝。項目建成后,鬆山區高標准農田將達到163.66萬畝,佔全區耕地總面積的55.29%。
鬆山區農牧局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董建勛說:“高標准農田建成后,可實現‘一創、四提、三減’八大優勢,即創造良好田間作業條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高群眾人均收入,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機械作業效率,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業用水、用電,減少土壤破壞。”
自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以來,鬆山區以“農田規模化、宜機化、生態化”為基礎,以“全區一盤棋、統一管理、統一標准、統一制度”為措施,以“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以“集中連片、旱澇保收、宜機作業、能排能灌、高產穩產、生態友好”為建設標准,高標准配套田網、水網、路網、電網,高質量提升農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農機作業能力,推動各類要素集聚,不斷豐富高標准農田建設內涵,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抗災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下一步,鬆山區將通過強化‘林電技管、田土水路’建設,融入綠色防控、科學管理、循環發展等內容,推動現代高標准農田產業鏈條延伸。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和村庄規劃,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為平台,依托高標准農田建設,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整治。同時,構建智慧農田管理平台加衛星遙感監測,匯聚土、水、肥等耕地質量數據,實現對耕地的全覆蓋、全流程、全要素監管,推進‘糧田’變‘良田’建設進度,全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鬆山大地的糧倉越來越豐實。(劉子強、鄭文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