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扎賚特旗: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以數字技術支撐“扎賚特糧倉”

2024年12月16日11:53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以技術和數據作為發展雙引擎,不斷釋放數據價值,以數字技術支撐“扎賚特糧倉”。

作為扎賚特農產品的“推薦官”之一,王春鳳一如既往地在直播間內推介扎賚特的綠色農產品。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扎賚特旗大米行業協會的直播間內,這裡銷售的所有產品都有一張獨特的“身份証”。這張象征著身份的溯源碼記錄著水稻整個生長周期的數據,真正實現了將“數字”貫穿於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

扎賚特旗五家戶基層供銷合作社主任王春鳳說:“入駐到產業園以來,對我們的發展和銷售有了很大的助力。從耕種管收大米進行了追溯系統和溯源,后期我們收割完之后加工成品走向市場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追溯系統溯源上找回從種到收的全過程。”

與此同時,在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今年採集的水稻樣品進行室內考種測量記錄和食味值的測定,為明年優質水稻品種選擇提供數據參考和技術支撐,實現從“靠經驗”到“靠數據”的轉變。

在實驗室進行品質和食味值測定。

在實驗室進行品質和食味值測定。

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王平說:“目前實驗室正在進行品質和食味值的測定,等測定之后,這些數據就出來了,將來就會分享給我們的稻農和企業。”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構建起精准的水稻數字化生長模型,積累足夠詳實客觀的農業對象生長環境及全過程數據,今年,產業園從黑龍江、吉林以及旗內多家育種企業選擇了28個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的品種進行試種篩選。

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王平說:“今年從試驗情況看,有2-3個品種可能成為苗頭性品種,明年大面積示范品種。如果明年的表現穩定,那在今后的種植過程當中,我們就要推薦給企業和農民。另外,我們對水稻從施肥這個角度進行調控,從而干預品質和產量。”

近年來,扎賚特旗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發展數字農業,建設數字農業農村科技服務中心,構建農業大數據分析決策、田間智能設備管理控制、農牧民科技培訓、市場信息採集發布、農產品質量追溯等多種服務功能。開發大數據中心集成、生產管理服務、作物長勢監測系統等9大農業調控系統,年採集土壤墒情、虫情、水位、氣象等數據10萬余條,實現農業信息感知、定量決策、精准控制、智能操作,成為扎賚特旗農業指導生產、服務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王春孝、王甜田)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