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打造“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綠電採購應用量佔總用電量80%

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發展

2024年12月16日10:5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我們規模引入冷板式液冷解決方案,搭載閉式冷卻塔、小母線等新型節能技術,PUE(電能利用效率)水平達到1.15,真正實現了算力綠色化。”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副總經理楊旭向記者介紹,“中心的綠電比例接近80%,每年節水9.5萬噸,節省水費86萬元。”

  12月10日,記者走進全球運營商中最大的單體智算中心——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制冷站,寬大的廠房裡冷卻系統正在運轉,機器發出的嗡鳴聲交織混響,為智算中心的IT設備正常運轉提供冷源降溫。

  目前,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部署了8個集群、759個機架和2392台智算服務器,國產化算力佔比超85%,單體算力規模達到每秒浮點運算6.7次。中心從綠電、制冷、能耗管理3個方面打造綠色算力體系。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積極發揮綠色算力優勢,圍繞“成為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的建設目標,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綠色算力為支撐、人工智能為方向,快速推進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算力產業發展。

  他們先后引入3大運營商,華為、並行科技、光環新網等行業頭部企業,中行、農行、建行等金融機構,中國氣象局等國家部委30個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移動智算中心、中國電信智算中心、中國聯通智算中心、華為、並行科技、華著智算、九州智算、東方國信、光環新網9個智算中心項目。

  在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石門村,“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項目建設以新能源發電以及電網配套基礎設施為主,總投資16.63億元,光伏和風力發電項目年底運營后,可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數雲科、並行科技4家數據中心提供綠電直供服務。”內蒙古華電新能源分公司總經理楊雪峰告訴記者,“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3.5萬噸。”

  算力的大規模部署和應用不僅消耗大量能源,同時也帶來碳排放問題。因此,綠色電力和算力作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化、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生產力,正逐步向“融合共生”發展。

  記者了解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在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方面的應用,將有效提高前端綠色供能水平,初步構建電算協同、電碳匯協同發展的制度體系,大力強化后端算電上下游產業融合。同時,也帶動了包括國電南自、雲儲新能源、瑞科特在內的新能源上下游產業落地和林格爾新區。

  8月29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范項目,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算力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方向全國案例。

  從全國唯一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到國家火炬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十大數據中心集群……呼和浩特市算力產業獲得進階發展,並在持續地發揮著更大的價值。

  一批批數字產業領域重點項目落地生根,一批批創新型企業快速成長,一批批優秀人才不斷匯聚。產業規模與發展指數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中位居前列,“中國雲谷”的基礎越來越堅實,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綠色算力需求向這裡集聚。

  和林格爾新區綠色算力產業的集聚,既源於市場機制的自然演進,也得益於國家與自治區層面的政策扶持,以及不斷拓展的應用場景。

  “為了更好地發展新區的綠色算力產業,我們需要從系統思維出發,謀劃產業發展的整體布局,確保各項政策有效落實。需要借助改革創新,破解項目推進中的瓶頸問題,確保重點項目的順利落地。”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學軍表示,同時我們還需要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推動新區產業與其他旗縣區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首府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鄭學良 實習生 梁婧姝)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