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通遼市扎魯特旗人社局:念好“三字決” 讓人才“近悅遠來”

2024年12月06日10:58 |
小字號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今年以來,通遼市扎魯特旗人社局聚焦辦好兩件大事,落實好“五大任務”和“六個工程”,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念好“引、育、留”三字訣,為扎魯特旗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海納百川“引”人才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扎魯特旗堅持以人才政策為抓手,通過開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引進和線上線下招聘會,詳細解讀人才引進培養、免費招聘、就業見習等就業幫扶政策,緊盯教育、衛生、農牧林水等領域人才需求,為“引才”做好頂層設計。

筑好“蓄水池”,引得“活水來”。聚焦“引才難、留才難”問題,全方位實施高層次人才儲備制度,廣泛征集就業見習單位人才需求狀況,開發人才儲備崗位151個,挖掘就業見習單位34家,募集就業見習崗位132個,招募見習人員132人,為扎魯特旗高質量發展注入人才“活水”。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2024年,扎魯特旗結合地域資源優勢,充分挖掘事業編公開招聘、高等學歷人才引進、‘三支一扶’、公益性崗位、社區民生等各類就業崗位545個,努力實現各領域人才與扎魯特的‘雙向奔赴’,不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扎魯特高質量發展引進急需人才。”扎魯特旗人社局副局長李艷表示。

肥沃土壤“育”人才

肥沃土壤,培育人才之苗。堅持實施人才培育政策,不斷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方式,通過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組織全旗職業培訓機構進入企業開展需求對接,鼓勵企業對新招用高校畢業生和轉崗職工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有效提升培訓精准度,不斷厚植人才沃土。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堅持在“育土積肥”上下功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培訓人員意願,不斷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有針對性開展手工編織、養老護理、電子商務師等職業技能培訓班,鼓勵更多人才參加職業能力鑒定,讓職業技能証書成為打開就業創業大門的“金鑰匙”。

“今年能在通遼市職業技能大賽時裝技術賽項中取得名次,一方面是對我技術水平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我技能提升的激勵……”通遼市第四屆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時裝技術二等獎獲得者、扎魯特旗選手烏雲其其格說道。

為讓廣大勞動者吃上“技能飯”,端穩“就業碗”,扎魯特旗人社局持續搭建職業能力鑒定平台,組織各類職業技能選手參加全市技能競賽,不斷推進以人才“質”的提升促進就業新的躍升。2024年,共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47期,培育技能人才1360人。

政策扶持“留”人才

“真金白銀”打“創業牌”。人才是第一資源。為增強城鎮人才吸引力,扎魯特旗不斷優化引才留才就業創業政策,通過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5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56.06萬元、小額創業貸款2581萬元,吸引在外求學、務工、創業的人才回到家鄉建功立業,用“真金白銀”為人才“鬆綁”。

“真情實意”打“感情牌”。除了“真金白銀”的政策吸引,人才發展機會和舞台是扎魯特高質量發展的青春引擎。制定招聘求職服務指南,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提供就業見習機會和見習補貼,為零工人員找靈活兒、做兼職,提供“免申即享”“一站式”等服務,讓人才“安薪”。

人才需要廣闊的舞台、精心的培育和真誠的服務,扎魯特旗用“真金白銀”和“真情實意”吸引遠近人才奔赴、建設、扎根扎魯特。下一步,扎魯特旗將全方位優化人才招引、考核、激勵等政策體系,讓更多的人才“近悅遠來”。(孫麗敏、烏英嘎)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