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草原休養生息 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
達茂旗探索“兩地三方”養殖新模式
在包頭市,自2005年開始輪流組織召開的“兩地三方”民族團結座談會被傳為美談,已成為達茂旗與白雲礦區、包鋼集團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每年的座談會上,“兩地三方”代表敘團結之情、商發展大計,積極推動“兩地三方”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
如今,達茂旗又出現了一個“兩地三方”養殖模式,這又是什麼情況呢?帶著疑問,記者來到達茂旗進一步探究。
11月20日,走進位於達茂旗烏克忽洞鎮上河村的牧萊格智慧牧場,一號棚圈裡的工人們正在給羊進行可追溯體系耳標佩戴工作,而另一些符合宰殺標准的羔羊被裝上了車,智能系統也在實時監控著棚圈的溫度和濕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一群來自相距近70公裡的希拉穆仁鎮的羊。
“我們以高於市場價兩元的價格從希拉穆仁鎮收購羔羊,收回來放在智慧牧場集中飼養。現在,4個棚圈約2000隻羊,統一喂養一段時間,達到標准后就運送到屠宰基地進行統一宰殺,銷往全國各地。一年大概能出欄一萬多隻羊,目前呼和浩特、包頭等地都有我們的經銷點,我們正著力打造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內蒙古牧萊格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常小波介紹說。
據介紹,“兩地三方”養殖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烏克忽洞鎮和希拉穆仁鎮兩地的優勢資源進行合理分配﹔通過企業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養殖效益,實現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合理控制養殖規模,通過科學的養殖管理和草料供應,提高草料的利用率,減少浪費,降低對環境的壓力。
達茂旗烏克忽洞鎮鎮長白力嘎介紹,烏克忽洞鎮每年種植青飼料和玉米等飼草料10萬余畝,可生產優質飼草料5438萬斤,是飼草料富集區。“兩地三方”養殖模式通過盤活閑置場地等提供牛羊養殖場地,讓各方補短板、揚優勢,共同合作,是以“有解思維”解決達茂旗草畜平衡問題的有益探索。
在採訪中,達茂旗希拉穆仁鎮黨委書記趙志文也表示,為解決草原過牧問題,通過前期溝通協調,與烏克忽洞鎮、內蒙古牧萊格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密切合作,探索構建了“兩地三方”養殖新模式,把超載的牲畜轉移養殖,達到草畜平衡,並在有效減輕草原放牧壓力的基礎上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目前通過這種模式,已減畜近2600隻羊。
禁牧不等於禁養,減畜不等於減收,解決草原過牧問題的過程也成為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通過精准溯源,科學喂養,進一步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塑造達茂草原羊品牌,減輕草原壓力的同時增加農牧民的收益,這成為三方共同的目標。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聯戶經營、特色養殖、智慧牧場……達茂旗正持續探索解決草原過牧問題的新路徑和有效措施,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品質、打響品牌知名度等舉措,進一步推動草原休養生息,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不斷為實現草原畜牧業與草原生態保護協調發展、解決草原過牧問題提供“達茂方案”。(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趙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