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市場化運營讓養老變“享老”
11月26日清晨,阿拉善左旗王府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廚房內剛做好的早點飄香四溢,工作人員正忙著派送到每位老人的房間。“住在這裡,餐食送上門,一天一個樣兒,還時常包餃子、蒸包子,很對胃口。日常生活有工作人員照顧,頭疼腦熱有人看護,最好的是大家住在一起可以說說心裡話,不孤獨。”今年80歲的王桂蘭老人患有冠心病等疾病,因子女不在本地,於是住進了養老中心,說起養老中心的服務老人贊不絕口。
阿拉善左旗王府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家集殘疾人托養和居家社區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我們一直堅持多元化的服務方式,讓老年人不離社區、不離家,就近養老,目前共收住全托居民36人,日托12人,每年開展居家上門服務2000多人次,為老年人打通了居家社區養老的‘最后一公裡’。”該養老服務中心院長邱麗霞說。
阿拉善盟目前總人口26.84萬,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4.59萬,佔全盟總人口的17.09%。面對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該盟扎實推進以市場化手段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以公建民營、向社會組織購買養老服務、家門口享受助餐服務等措施,全力守護幸福“夕陽紅”,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以滿足老年人養老多樣化需求,實現讓養老變“享老”。
以公建民營讓養老機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為著力點,該盟在堅持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的基礎上,通過公建民營模式,盤活養老設施,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能力,以高質量的服務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目前,全盟建有養老機構共8家,其中有公建民營機構7家,養老機構行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全盟蘇木鎮(街道)現有養老服務中心和嘎查(社區)養老服務站34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9個,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不斷推進全盟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阿拉善盟民政局局長宋曉家說。
以讓養老服務更貼心、更暖心為重點,該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體制機制,優化民政職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全方位養老服務需求,積極扶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工作,引進培育社會組織、為老企業共12家,進一步提升了養老服務水平﹔目前,阿拉善盟民政局又擬投入資金118.4萬元,向社會組織購買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為60周歲以上失能、半失能、低保、重度殘疾等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定制服務。在服務過程中,該盟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創新優勢、靈活優勢、效率優勢和貼近基層優勢,讓老年人不僅享受到周到熱情的服務,也讓他們對政府養老工作更加認可。在做好養老服務工作保障的同時,該盟民政部門還加強績效監管,認真組織評估驗收,確保購買服務買得好、買得值,讓人民群眾滿意。
每天中午就餐時,阿拉善左旗南環街道八卦泉社區居民的社區幸福餐廳內座無虛席。據了解,八卦泉社區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約佔社區總人口的18.2%,為解決好轄區老年人吃飽吃好這一“關鍵小事”,八卦泉社區鏈接轄區資源,打造“民辦公助”的社區食堂服務模式。
“我們餐廳每天都會採購新鮮食材,根據老年人口味,提供葷素搭配、營養豐富的各類菜品,滿足大家多樣化就餐需求。目前,餐廳每周接待老年人200多人次。”餐廳負責人馬學忠介紹。“這個餐廳很好,方便了社區老年人,一邊吃飯一邊還能和鄰居們聊天,心情也舒暢了。”居民葛有明說。
針對老年人最為關注的吃飯問題,阿拉善盟加快建設“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大力發展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堅持政府統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逐步實現旗(區)政府、管委會所在地城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不斷滿足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價廉的助餐服務需求。目前全盟已建成26個老年助餐點,助餐點通過“堂食+站點取餐+困難老人送餐”的形式開展服務,確保了服務半徑能覆蓋社區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
“我們在促進市場化的同時,以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為抓手,不斷推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標准化、規范化,通過等級評定結果與機構運營補貼挂鉤,不斷激發養老機構提升服務質量的內生動力,促進養老機構硬件設施、服務質量不斷升級提升,持續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宋曉家說。(記者 劉宏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