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托克托縣:高標准農田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11月28日15:37 |
小字號

“這地,現在是寶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城鎮缸房溝村的張大爺站在自家的高標准農田前,滿意地對著筆者說。近年來,隨著托克托縣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深入推進,一方面讓農民的口袋鼓了起來,另一方面也讓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更加堅定。從土地流轉到科技賦能,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變化,正是地方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托克托縣的農業發展正迎來新的春天,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點亮了農民的希望。

土地流轉:農民的“新錢袋”

“以前種地是靠天吃飯,現在土地流轉出去,不僅有穩定的流轉費,還能讓我有更多精力外出務工,也可以再回到流轉土地的公司進行打工,一年掙兩份錢,感覺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托克托縣古城鎮缸房溝村的農戶白新政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高標准農田建設的紅利,讓缸房溝村農民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目前,缸房溝村每畝土地流轉費超過400元,縣內部分村的土地流轉費達到了每畝1000元,農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2019年以來,托克托縣累計投資6億元,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45萬畝,土地流轉的面積近30萬畝,涉及5個鎮、1個綜合服務中心,87個行政村。土地流轉加快了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進程,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使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脫離出來,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

科技賦能帶來增產新秘訣

對於流轉土地承包戶巴圖來說,高效節水灌溉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這高標准農田建設,真是我們農民的福音。”托克托縣新營子鎮合同營村的承包戶巴圖笑著說道。“過去種地得看老天爺臉色,雨水足一些收成好一些,雨水不好基本就是收入不了多少。高標准農田建成后,就像給這片土地施了魔法一樣。水肥一體化的灌溉系統,真是太先進了。我在控制室裡就能操作,水和肥料按照作物的需求精准供應,每一株苗都能吸收的恰到好處。”巴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新技術的贊嘆。

據巴圖介紹,以前4000多畝耕地需要20幾人勞作,現在僅僅需要4到5個人就可以完成。並且還能有效減少了用水成本,每畝灌溉用水相比之前節約了約30%。尤其是採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方式,農作物能夠更便捷地獲取水分和肥料,直接提升了農作物的生長效率,使得農作物產量每畝平均增產約20%,最終實現了高產穩產的良好效果。

高標准農田的建設,讓承包戶們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建章立制,保証工程管護精細化

在高標准農田建設中,托克托縣切實加強對項目的建后管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制定了管護方案,按照“誰受益、誰管護,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壓實了管護責任,明確管護范圍、內容、標准,做到了管護有主體、有人員、有資金、有制度、有監督,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多方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管護格局。

“在工程質量把控方面,每公裡渠道襯砌的厚度誤差被嚴格控制在±2毫米以內,土地平整度達到了每平方米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確保了高標准的建設質量。在進度方面,根據詳細的施工計劃,每周至少完成 100 畝土地的改造任務,以確保整個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安全問題上,每 50 畝地設置一個安全警示標識,每月進行至少 3 次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時刻警惕,消除一切潛在隱患。”項目管理單位的負責人介紹道。

此外,在全過程管理方面,項目管理機構十分重視建設資料的統一管理。所有建設過程中留存的資料都由項目管理機構嚴格把關,保証了建設資料的高質量,為后續的項目評估、驗收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追溯提供了堅實的依據。這種精細化管理方式,讓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每一處工程質量都達到了精細化標准。

“下一步,托克托縣將按照2025-2030年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逐步實現全縣基本農田高標准建設的全覆蓋,同時堅持‘建管並重’要求,加大對已建成高標准農田的后續管護,確保建成的高標准農田長久持續發揮效益,推動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托克托縣鄉村振興統籌發展中心主任程惠東告訴筆者。(王建宏、賈曉梅)

來源:托克托縣委宣傳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