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區快遞業務量增速位列全國第三
快遞業為內蒙古經濟大循環注入強勁動力
“喂,您好!您的快件到了,在家嗎?我大約5分鐘后到……”為了確保每個快遞包裹安全送達,就職於呼和浩特市一家快遞公司的曲慧明總會與收件人再次確認收貨地址。從清晨太陽還未升起,到夜幕降臨后迎接萬家燈火,進入2024年“雙十一”這一重要時段,許多像曲慧明一樣的快遞員穿行在街頭巷尾,每天的快件收投量比平時多出一倍多。
當一個個快遞包裹穿梭於城鄉之間,展現的不僅僅是便捷高效的物流效率,更是全區每天幾百萬件乃至上千萬件快遞處理量(收投總量)背后蘊含的那股強勁有力的經濟脈動。
梳理今年以來的統計數據,成績單分外亮眼:前三季度,內蒙古快遞業務量(攬收量)3.95億件,同比增長43.64%,增速位列全國第三。據業務部門預計,2024年全區快遞業務量將達到5.7億件以上,較2022年(2.4億件)增長137.5%。
自10月中旬進入快遞業務旺季以來,至11月15日,內蒙古日均快遞處理量超1000萬件,遠遠超過其他時段。
飛速發展的快遞業,為暢通內蒙古經濟大循環注入強勁動力。
快遞業蘊含大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內蒙古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3%,高於同期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5.9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6%,對內蒙古消費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些年,我們家吃的、穿的、日常用的,都從網上買,特別方便。我不僅自己買,還給遠在農村的父母、求學在外的孩子買,衣服、水果、藥品等,需要什麼一鍵下單、快遞到家。”說起快遞業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今年56歲、家住包頭市東河區的李靜說,現在她周邊的鄰居、朋友都喜歡網購,過去東奔西走才能買到的東西,現在幾分鐘就搞定了。
當前,快遞如同一條神奇的紐帶,連接著世界各個角落的買賣雙方,改變了商業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2024年,自治區郵政局預計全區快遞服務用戶達到30億人次,人均收投快件約125件。
對商家來說,快遞業更是打開市場的“金鑰匙”。從今年10月份開始,巴彥淖爾市合眾通速遞有限公司每天都要打包7000—8000件葵花快遞包裹發往全國各地。
“作為主要承接國內業務的快遞公司,這個季節我們主要發送葵花,現在臨河區葵花日發運量大約2.4萬件左右,12月份和1月份年貨節期間數量更多。”巴彥淖爾市合眾通速遞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鋒說。
快遞服務不僅幫助商家把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拓展了業務范圍,也促進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為眾多創業者提供了廣闊舞台。
與此同時,快遞業的發展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進入今年快遞業務旺季,內蒙古快遞直接從業人員達4萬余人,驛站等快遞末端間接從業人員3萬余人。
快遞業連接消費末端
“自從村裡有了快遞服務網點,孩子們在外地想給我們買點吃喝也方便了,我們也能隨時給他們寄點土特產。”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軸鄉店上村快遞綜合服務點,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述說著快遞給大家帶來的便利。服務點負責人李喜平一邊整理快件,一邊回復客戶信息。“從剛開業時一天隻有幾件、幾十件到現在每天有150多件快遞包裹,小店的生意還真的很好。”李喜平激動地說。
為了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裡”,今年以來,內蒙古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整合各方資源,全力完善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體系。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區建成標准化村級寄遞服務點5374個,提前3個月完成2024年自治區確定的“建設5000個標准化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任務,完成率達107%。
為了打通快遞服務“最后一公裡”,推動解決內蒙古地區“不包郵”問題,國家郵政局專門下發文件,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內蒙古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專項整治行動。內蒙古建立部門協同機制,自治區郵政局會同自治區交通、商務、市場監管、農牧等部門聯合開展鞏固提升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專項整治行動﹔優化運輸結構,通過增加內蒙古各郵政快遞樞紐與全國主要城市直達干線運輸線路、推進各快遞企業在快遞物流園區設置電商雲倉、增開全貨機航線和借助民航腹艙提高運能等方式,提升快遞物流服務效能。
截至目前,抖音電商平台將內蒙古納入全國“包郵”范圍﹔淘寶天貓電商平台通過集運模式解決“不包郵”問題﹔拼多多電商平台通過平台承擔中轉費及集運和直達相結合模式對內蒙古地區給予“包郵”政策﹔快手電商平台自2024年7月8日起採取集拼集運模式對內蒙古12個盟市給予“包郵”政策。
堅持問題導向,問題迎刃而解。
打通快遞服務“最后一公裡”,農村“微循環”也越來越暢通。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烏蘭哈達蘇木,當地知名的“土豆公主”郭晨惠從2015年開始通過電商平台賣土豆,幾年時間,她將當地生長的紅色土豆“后旗紅”推向全國,還出口至俄羅斯、蒙古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並帶動全區30多家龍頭企業銷售“后旗紅”土豆,吸引眾多優質商家合作。
說起近年來 快遞業的飛速發展,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姜國鋒感慨地說:“一方面,隨著內蒙古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物流與現代農牧業、制造業協同發展的效能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內蒙古日趨完善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為快遞行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日趨完善的快遞物流體系,促進了農村市場消費持續恢復。今年前三季度,全區農村地區(旗縣及以下)快遞業務量、投遞量達1.46億件和8.04億件,同比分別增長72.92%和48.52%。
快遞業撐起大物流
暢通經濟大循環,快遞業功不可沒。
走進赤峰市蒙東峰創快遞物流園區,佔地2500平方米的寧城貓砂倉儲基地十分顯眼,這裡日處理貓砂快遞包裹2—3萬件,它上承電商公司和貓砂生產廠家,下連赤峰市8家主要快遞企業,是赤峰市規模最大、發展最成熟的貓砂集散地,年發送快遞貨品超過千萬件。憑借完善的物流寄遞網絡,有著“中國貓砂之鄉”之稱的寧城縣,每年生產膨潤土貓砂150萬噸以上,暢銷全國各地及美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實現產值9億多元。
目前,內蒙古已構建形成以1個國際性快件監管中心、1個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核心和11個盟市郵政快遞樞紐、2個口岸型國際郵政快遞樞紐為主的現代快遞物流骨干網,建成盟市級快遞物流園區33個、旗縣級快遞物流園區26個、各類郵政快件分撥處理中心359個。
此外,內蒙古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深挖產品寄遞服務需求,聚焦內蒙古糧、肉、奶、絨等領域特色產品拓展市場,擴大快遞服務現代農牧業、制造業范圍。今年前三季度,全區針對農牧業領域的快遞業務量增至1.83億件,針對制造業領域的快遞業務量增至1.24億件,創造產值超過140億元,內蒙古“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前景光明﹔呼和浩特、二連浩特、滿洲裡國際郵件交換站(互換局)共處理進出口國際郵件212.9萬件(同比增長50.4%),全區跨境寄遞貨品業務量超過百萬件(同比增長50.67%),內蒙古“快遞出海”進程加快。赤峰貓砂、呼和浩特奶制品、通遼牛肉干、巴彥淖爾“天賦河套”系列產品、鄂爾多斯羊絨紡織品等內蒙古特色產品通過快遞遠銷海內外。
“今年旺季期間,預計全區單日處理快遞貨物峰值數量將突破1200萬件,再創歷史新高。”姜國鋒說。
一條條流動的快件分揀線,一個個忙碌的快遞小哥,一輛輛疾馳的快遞車,一件件如期抵達的快遞包裹……折射出內蒙古經濟的強勁韌性。憑借強大的快遞物流體系,內蒙古各種“名優特”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記者 李國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