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縣:打造北方最大草原花菇生產基地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走進林西縣五十家子鎮太平庄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大棚,一股菌菇的香味扑鼻而來,種植戶付海燕正從菌棒上麻利地挑揀草原花菇。
“一筐菇25斤,這幾天每天採摘50筐,每天銷售額有1萬多元。這些花菇可是從南方引進的品種,品質和產量穩定,效益特別可觀。今年我在40棟大棚種植了50萬菌棒,預計收入能達到50萬元。”付海燕說。
“南菇北引”是林西縣為發展食用菌產業探索實施的一項舉措。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天氣越冷,產量越高、質量也越好。林西縣地處高山草原、氣候涼爽,非常適合種植花菇。
2018年,依托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林西縣開始發展食用菌特色種植,先后從浙江省引進浙鄉6號、華蕈菌等適應能力強的南方花菇品種,因地制宜,採用“社會資本+銜接資金”1:1的配建方式,在五十家子鎮、新林鎮、官地鎮、大井鎮、十二吐鄉等5個鄉鎮,建成14個食用菌園區、6500棟食用菌棚,並不斷擴大食用菌產業規模,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11月21日,十二吐鄉烏蘭溝村食用菌產業基地菌棒生產車間,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行,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注水、翻堆、拌料、裝袋、搬運,為下一茬食用菌上架出菇做准備。“村裡有了食用菌基地,我們一年到頭都有活兒干。在基地打工,不僅能照顧家裡,每天還能掙200元左右。”正在包裝菌棒的村民孫景珍說。
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沖鋒號”吹響后,十二吐鄉建立了烏蘭溝村、蘇泗汰村2個食用菌產業基地,不僅實現了日產菌菇10萬余斤、年產值4000余萬元收益,還帶動200多農戶增收。
隨著食用菌產業漸成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食用菌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迫在眉睫。
2022年,林西縣引進春盛菌業現代化菌棒制作項目和春啟生物食用菌深加工項目,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廠1個、香菇深加工生產線3條。
“我們生產的鮮香菇、香菇醬和罐頭等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還出口到韓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每年鮮香菇的出口額就達300多萬美元。”春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春和介紹。
如今,林西縣食用菌產業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已然形成。全縣年產食用菌棒6500萬棒,產值達1.2億元﹔年產食用菌3.8萬噸,產值2.8億元以上,帶動全縣1萬余人從事食用菌生產、種植、採摘,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林西草原花菇”憑借過硬品質,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我們將繼續擴大食用菌產業規模,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到2025年,力爭使食用菌生產能力達到1億棒。”林西縣農牧局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范金宇表示。
“南菇北引”帶富一方。眼下,林西縣正在用沖刺的姿態全力打造中國北方最大草原花菇生產基地,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王塔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