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工業大學:堅持科技創新 助推應用型人才培養

2024年11月24日10:03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24日電 (記者 齊浩男)兩隻眼睛四隻腳,頭頂上還有個大大的圓形控制盤,隻要輕輕觸動一下電腦鍵盤,就開始工作了。

“它叫機器狗,主要用於無人智能巡檢,它要實現自主建圖和自主導航……”這是內蒙古工業大學的一堂電工學類實驗課。

近日,記者走進內蒙古工業大學被電工基礎類課程教學團隊的一堂課深深吸引。

正在講課的是電工學類課程教學團隊的寇志偉老師,他模擬了四足智能機器人在風力發電廠進行安全巡檢的場景,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們對一下仿生機器人的功能優化有直觀了解。

“當我們身臨其境地完成這個項目的學習后,不但對課程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也開啟了我們科研創新的大門。”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力學院2022級本科生高金喆說起自己大學生涯,“收獲滿滿”。

其實,像這樣的實驗課在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學類課程中經常出現,教學團隊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需求,安排了不同方向的實驗項目,並結合國內前沿技術,不斷豐富實驗課的形式和內容。

近年來,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學類課程教學團隊不斷研究創新,豐富課程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們能夠在這門課當中快樂學習,學有所獲,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

“電工學課程在實驗方面引入各類新技術、新工具、新標准,基於信息教育技術與虛擬實驗技術,設計了新工科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基礎類課程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寇志偉介紹,比如諧振現象實驗、半導體器件測試實驗等等,學生身臨其境動手實踐,更容易理解課程知識點記憶更深。而在常規理論教學課程上,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學類課程教學團隊也不斷創新,打破原有的我講你聽教學模式,打造出一大批創新融合課程。

“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以建設成為學校混合課程示范課程、新工科課程、線上課程的優秀課程,並且正在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基礎類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崔嘯鳴介紹,同時,教學團隊還編著了特色鮮明的基礎知識加創新實驗加工程實踐系列教材。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電工基礎課程是內蒙古工業大學非電學類工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教學團隊還打造了“產學研一體”的實踐學習基地,希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理解電在各種工程中的應用原理,在未來工作中更好的參與工程實踐,啟發學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成為一名應用型人才。

“這一成果解決了電工學類課程在新形勢下,面對素質培養交叉融合,面向未來產教融合等難題,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基礎類課程教學團隊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力學院院長劉廣忱表示。

目前,內蒙古工業大學的電工基礎課程年開課專業46個,受益學生近4000名,成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工程素養的核心課程。

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利強介紹,學校的教學團隊在不斷的實踐中建設課程內學習加課程外延伸,加學科競賽驅動,加企業創新協作的“學研一體”新工科綜合實踐平台。未來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團隊還將緊密結合前沿技術與跨學科整合,豐富教學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據了解,該教學新范式得到了諸多兄弟院校的肯定,促進了課程的高質量發展與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以教學改革帶動學生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團隊積極試行本科生導師制,引導本科學生加入科研創新團隊,以電氣、信息、機械、人工智能等學科理論為基礎,開展學科交叉研究與知識融合創新實踐。近三年,團隊指導本科學生獲批國家級與內蒙古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項目12項、校級創新項目80多項,參加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項40余項、省部級獎項50余項、校級獎項80余項。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