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管弦樂《蒙古馬》在長沙上演

11月19日晚,由內蒙古藝術劇院民族樂團演奏的大型民族管弦樂《蒙古馬》在長沙音樂廳隆重上演。現場觀眾被優美的音樂旋律深深打動,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回應藝術家們的精彩演繹。
整場演出以民族管弦樂曲《千裡草原》開篇,通過蒙古族獨特的樂器和音調,為音樂會定下恢宏庄重又不失韻趣的基調。全場演出既有民族管弦樂曲《跋涉》《風暴》,也有馬頭琴協奏曲《遠方》《家園》,還有四胡協奏曲《四海歌》等10余首經典曲目,在數十名演奏家的相互配合下,馬頭琴、四胡、大提琴等樂器相織交融。時而氣勢恢宏,時而激越昂揚,時而低回悠長,堪稱絕妙視聽享受。演員們細膩而充滿張力的演繹彰顯樂團演奏實力,在場的觀眾無不沉浸其中,有的手指打起了節奏,有的頭不自主地跟著點動。
特別是演出當晚,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葉爾達以“現場演奏+趣味講解”的方式,用激情而獨具魅力的指揮與有趣而簡單易懂的語言,帶觀眾揭秘現場演奏的各種樂器,用不同聲音的樂器演奏了最為經典的樂章,富有新意和深意的編排,讓民族管弦樂的世界變得親近而有趣。
“我以前不知道交響樂能這麼有趣。”市民洪小姐是第一次帶孩子聽音樂會,她表示,整場演奏和講解都十分精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自豪。
當晚演出結束后,演出團隊在觀眾熱情掌聲和歡呼聲中再度返場,加演了精彩的曲目,觀眾久久沉浸在音樂的海洋裡。
“我們以獨特的視角、精妙的樂思、優美的旋律,將內蒙古音樂元素馬頭琴、火不思、牛角號及呼麥、潮爾等用大型民族管弦交響的方式深情演繹,藝術地再現蒙古馬所寓意的民族精神與激越蹄聲。”內蒙古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團長滿都拉說,今晚的演出現場觀眾都非常投入,反饋也很好,可見這樣深刻的主題作品是能夠得到觀眾共鳴的。我們也希望通過民族管弦月這一形式,用獨特的樂器、激昂的旋律,更好的宣傳北疆文化。
據了解,大型民族管弦樂《蒙古馬》11月將在全國多地巡演。(記者 梅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