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秸稈還田“還”出天藍地肥好生態

2024年11月18日10:2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11月16日,記者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城關鎮蓿亥村看到,一台台打磨機、撒肥機、翻犁機正在田間有序作業,在進行殘膜回收、秸稈還田的同時還往地裡播撒著微生物菌肥。

  “今年,我們省去了自己回收殘膜、清理秸稈、犁地等費用,畝均節省50-60元。”蓿亥村村民陳會明樂呵呵地說。

  2024年,臨河區探索托管服務新模式,推動秸稈精細化還田技術落地,共爭取中央財政資金820萬元,自籌資金556.5萬元,在4個鄉鎮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秸稈“五化”利用,推廣機械深耕秸稈精細化還田、秸稈快速腐熟等技術,確保秸稈得到高效利用。

  “臨河區今年計劃實施玉米、向日葵秸稈腐熟還田5000畝。預計經濟效益近30萬元。”臨河區耕地質量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曉玲介紹。

  據悉,秸稈還田為農田土壤微生物提供了養分和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秸稈中有機物的轉化,增加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等養分含量,改善土壤結構與功能。通過秸稈還田,實現農業生產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推動農業向綠色、循環、低碳方向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積極推廣應用秸稈還田項目技術,搶抓有利時機,加快進度,嚴抓深耕質量,以實實在在的利民惠民舉措‘喚醒’土地活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李曉玲表示。(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實習生 徐育群)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