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濟納旗深挖文物線索傳承歷史文脈

這幾天,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額濟納旗普查隊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對境內文物普查實地調查的文物信息進行詳細整理。目前,該旗已全面完成境內文物普查實地調查階段任務。
據了解,該旗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工作於今年4月全面展開,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阿拉善盟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指導下開展實地調查、航拍航測、數據採集、資料整理等工作,總結分析文物普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並就標本採集、收集資料、研究分析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選定黑城遺址周邊進行外業試點調查工作,同時積極推動文物普查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並撥付到位30萬元,為文物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經費保障。
“截至10月29日,我旗已全面完成‘四普’實地調查任務,復查‘三普’登錄不可移動文物355處,復查率100%﹔調查登記新發現文物12處﹔主要涵蓋古文化遺址、古建筑、近現代代表性建筑。”額濟納旗文物保護中心主任特木爾說。
普查隊員們為了全面掌握全旗各級、各類不可移動文物信息數據,歷經幾個月的辛勤工作,克服高溫、沙塵暴天氣等困難,在沙漠、戈壁、大山、無人區進行實地調查,堅持進行拉網式調查,爭取不錯過每一處新發現文物﹔運用無人機、RTK等設備圍繞文物本體、附屬文物進行拍攝測量、衛星定位、圖像拍攝、資料核實、登記更新等工作,切實掌握文物保護狀況、空間地理、使用情況以及基本信息,並實時錄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數據採集軟件。工作中,工作人員白天忙於外業調查,晚上分析整理當天工作成果、核對數據資料,並准備次日資料和規劃線路,經過幾個月不分白晝的辛勤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全旗境內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共計367處實地野外調查﹔普查隊野外普查裡程達2萬公裡,無人機高空勘察及三維掃描370架/次,累計拍攝遺址照片4000余張,數據初步整理367套。
“普查隊將嚴格按照‘四普’工作要求,在做好信息整理、數據提交等內業工作的同時,繼續對額濟納旗境內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初步外業調查。同時我們將持續嚴格把控數據質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確保圓滿完成‘四普’工作的同時,深挖文物線索,傳承歷史文脈,推動文化傳承。”特木爾說。(記者 劉宏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