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灣區:“五進小區”服務居民零距離

今年以來,烏海市海勃灣區濱河街道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創新開展黨的政策進小區、志願服務進小區、睦鄰文化進小區、矛盾排查進小區、精准治理進小區 “五進小區”活動,激勵廣大基層干部崇尚實干、擔當作為,摸清摸准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做到群眾心坎上。
“小張,小董,感謝你們考慮到我的身體狀況,上門宣傳60歲以上老齡補貼政策,還幫我辦理,真是太貼心了。”談及社區網格員的幫代辦服務,家住蒙西世紀城小區的劉大娘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在黨的政策進小區活動中,濱河街道充分利用電子屏、宣傳欄、條幅、公眾號等載體,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內容開展宣傳闡釋。並組織轄區黨員干部、五老成員、社區居民等人員成立“睦鄰百姓說”宣講團深入居民中開展宣講,使轄區居民對最新的政策、就業信息、醫療養老等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引導大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之前小區活動室因使用多年,臟亂差、利用率不高。經和社區工作人員反映后,他們積極解決,將活動室重新粉刷,現在以‘新面貌’重新向我們老年人開放。打扑克、下棋再也不怕刮風下雨了。社區辦事效率高,服務態度好,我們大家都很滿意。”白樓社區居民李福喜說。
聚焦群眾需求,濱河街道根據實際情況以“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志願者接單”的服務模式,為居民定制專屬志願服務。更換破損路面井蓋,清理垃圾,修剪影響採光樹枝,增設小區充電樁數……一件件小事,一樁樁實事,贏得了口碑,獲得了民心。
同時,濱河街道將“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文化理念融入社區,定期舉辦道德講堂,邀請老干部、退伍軍人、身邊典型模范等講述紅色故事、模范事跡、典型事例,以文化蘊養的方式增強居民的認同感,促進了鄰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在矛盾排查進小區活動中,濱河街道一切從居民利益出發,秉承心系居民、服務居民的原則,傾力打造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同時引導居民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
此外,濱河街道還積極推進精准治理進小區,不斷完善“一戶一檔”居民信息檔案工作,遵循“精、細、准”原則,對所有住戶做到房對應人、人對應檔、檔內有詳情,實現了數據化、動態化、規范化的精准管理。並通過將“辦公室”搬進小區,提供主動代辦、預約代辦等方式實現居民呼聲一線傾聽,社會問題一線發現,居民困難一線解決,實現了為民服務“零距離”。(記者 郝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北疆護寶——內蒙古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展”開展
- 11月13日,“北疆護寶——內蒙古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展”在內蒙古博物院開展。展覽通過10個文物犯罪案例和200件(套)文物,展示了新時代內蒙古地區打擊文物犯罪的豐碩成果,展現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打擊文物犯罪、保護文物安全的決心和力量。…
- 自治區第四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啟幕
- 11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線上線下同步啟動,線下主會場設在內蒙古師范大學,全區57所高校相關負責人線上參加啟動儀式。 啟動大會上,自治區教育廳要求,各高校要深刻認識大賽對於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自身學業與職業發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提高就業能力的重要性﹔要以賽為媒,把大賽作為帶動就業工作的有力手段和重要載體,廣泛聯動各方力量、調動各種資源,全面宣傳發動,營造各部門齊心協力關心支持大賽、關心大學生就業的良好氛圍﹔要將比賽與就業指導課程有機結合,辦好各賽道各組別校院兩級賽事,為大學生搭建一個有溫度、有實效、有品牌的職業規劃大賽平台,推動內蒙古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邁上新台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