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社區治理有深度 城市更新加速度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以前小區南面那塊空地不太平整,有一個大坑,還經常堆放垃圾,非常影響我們的居住體驗,現在改建成停車場,既有效利用了空地,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真是一舉兩得!”家住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東興嘉府小區的王女士說道。
位於臨河區東興嘉府小區南側的停車場“前身”是一處雜草叢生,布滿建筑、生活垃圾的空地,密密麻麻的貨車雜亂無章地停放在道路兩旁,不僅影響交通秩序和安全,管理難度也很大,一直困擾著周邊居民。東環街道東興社區黨員干部及志願者們了解情況后進行了實地勘察。在街道黨工委、區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多方聯系下,通過平整土地、硬化地面、安裝監控設備等舉措,建成了佔地面積10000余平方米的停車場,有效地緩解了周邊大型貨運車輛停車難和亂停放等問題,美化了轄區環境、提升了城市顏值。
近年來,臨河區深化黨建引領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整合資源,凝聚工作合力,以城市更新“十項重點工程”為抓手,合理配置人員,科學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將黨建引領延伸到城市更新行動的全過程各環節,通過組織號召、支部領航、黨員帶動、錨定問題牽引,持續激活紅色引擎,推動城市更新賦能城市品質“蝶變”。
“隨著城市更新的深入推進,老城區基礎設施功能差、配套資源不完善、公共服務有欠缺、綠化美化不到位等治理難題正在逐步解決,群眾住在老城區也能切身感受到城市更新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氣象。”臨河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以“住在社區、宜居生活”為坐標,臨河區車站街道緊扣城市更新發展戰略,堅持“以黨建為工筆,為城市繪新生”,全力構建“縱橫聯通、一圈一路”發展新格局。以“領航共建·先鋒暖城”為抓手,新建佔地1610平方米的完整社區試點項目,綜合樓內設老年服務站、殘疾人之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托兒所等服務功能,為“一老一少一中間”提供“全齡友好、全域共享”的完整服務空間。依托佔地4000平米的國營便民市場和700平米市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先后有56家商戶和12家社會組織入駐﹔新落座的佔地2400平米的全民健身中心也讓居民在家門口充分實現了“運動自由”﹔北邊渠帶裝公園的綠化建設也為老城區構造了“新氧吧”……
臨河區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城市運行的關鍵環節和影響群眾生活的重點部位入手,持續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和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等活動,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在城市更新中勇挑重擔,積極推進15分鐘黨群服務圈建設、城市美化亮化、破損道路更新等工作。
從“裸露地”到“新建筑”,從“老破舊”到“新地標”……現在的臨河區民生短板不斷補齊,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生活品質和城市顏值不斷提升,在城市更新最快速度上疊加“最優解”,努力構建起人民城市的幸福樣本。(李夢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