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內蒙古︱科技創新引領 激發稀土鋼的神奇力量

人民網包頭11月7日電 (張聿修、張雪冬、實習生丁悅、朱昱晗)11月7日下午,“不一樣的內蒙古”主題宣介活動暨全國經濟媒體內蒙古行採訪團走進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鋼”),尋訪稀土產業的發展故事。
包鋼稀土鋼板材廠車間。主辦方供圖
包鋼稀土鋼板材廠車間。主辦方供圖
採訪團一走進稀土鋼板材廠車間,陣陣熱浪扑面而來,1000多攝氏度高溫的鋼坯最終變為1.2毫米厚的鋼板。在這裡,稀土鋼板材的生產是一門融合了高科技與精湛工藝的藝術。稀土元素的加入,賦予了鋼板強度高、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的獨特性能,廣泛應用於建筑、能源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包鋼稀土鋼冷軋板材廠車間。實習生 朱昱晗攝
在稀土鋼冷軋板材廠車間,先進的冷軋設備以極高的精度對稀土鋼板的厚度、平整度、表面質量等進行精細的調整,各類汽車外板、內覆蓋件、車身結構件等汽車全系列鋼材成為長安、比亞迪、東風、長春一汽等汽車企業的“寵兒”。
包鋼稀土鋼冷軋板材廠車間。實習生 朱昱晗攝
據悉,稀土鋼是我國鍛造“大國重器”必不可少的支柱性材料,在“國之重器”FAST射電望遠鏡觀光橋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高鐵軌道等重要建筑設備設施中,都蘊含著稀土鋼的神奇力量。
稀土鋼只是包鋼技術創新的一個縮影。作為新中國首批建設的三大鋼鐵企業之一,包鋼結束了我國不產大口徑無縫鋼管的歷史﹔開創了我國生產每米60公斤鋼軌和每米75公斤鋼軌的先河﹔研發出每米75公斤鈮稀土軌……全球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三分之二的鋼軌來自包鋼﹔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鋼結構領域,包鋼的無縫鋼管佔據一席之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系列飛船、“中國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此外,包鋼稀土冶煉分離產能、磁性材料產能、拋光材料產能全球第一,每年供應全球4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