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將“糧田”變“良田”

高標准農田建設與鹽鹼地治理按下“快進鍵”

2024年11月03日08:1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11月1日,記者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紅旗村高標准農田建設現場看到,施工隊在大型設備的助力下,管道熔接、溝渠開挖和鋪設管道等同時進行。鄂爾多斯市積極搶抓秋季施工窗口期,全面推進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目前全市45.61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正在全面推進。

  今年,紅旗村計劃實施高標准農田4520畝,建成后將為農業機械化作業創造有利條件,推動農業生產增產增效。

  內蒙古潤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謝應龍說:“春季管道施工2700畝,秋季主要是剩下的管道施工,配套設施、井房配套均已完成,剩下的工程計劃11月10日左右保質保量全部完成。”

  高標准農田建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鄂爾多斯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先后出台了《鄂爾多斯市農田建設項目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等辦法。

  2022年至今,全市鹽鹼地治理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達拉特旗作為鹽鹼化耕地改良項目試點,建成鹽鹼化耕地改良示范區2.1萬畝,總結出以“培肥改土排鹽”為核心,“腐熟農家肥+腐植酸+秸稈還田+深鬆(粉壟)改良中度鹽鹼地”“暗管排鹽+腐熟農家肥+腐植酸+秸稈還田+深鬆(粉壟)改良重度鹽鹼地”等技術模式。

  通過改良,項目區中度鹽鹼化耕地pH減少0.4-0.9個單位,全鹽含量減少0.3-0.4個百分點,有機質含量提高3%-37%﹔重度鹽鹼化耕地pH減少0.6個單位,全鹽含量減少2.2個百分點,有機質含量提高20%。同時將“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開展耐鹽鹼品種篩選,大力推廣鹽鹼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

  鄂爾多斯市農牧業生態與資源保護中心負責人孫凱說:“今年,市耕地保育科技服務隊積極推廣鹽鹼地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在培肥、節水、控鹽和品種選育等方面收獲頗豐,共引進新品種、新技術40余項。指導全市8個旗區完成鹽鹼地改造提升項目儲備工作130萬畝,指導達拉特旗和杭錦旗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5萬畝。根據揭榜挂帥、鹽鹼地綜合利用、鄂爾多斯鹽鹼地農牧業綜合利用科技創新等試驗示范項目,還完成了300余份種質資源的初步篩選及耐鹽鹼能力鑒定工作。”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建設高標准農田項目工程進度達70.5%,預計12月底全部完工。開展技術服務1300余次,為保障糧食安全和推動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將“糧田”變“良田”。(記者 毛鍇彥)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