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畝產229.63公斤

興安盟10萬畝大豆單產高出全國近百公斤

2024年11月02日08:2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日,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濟作物處、南京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的9位專家組成測產專家組,前往興安盟科右前旗歸流河鎮大豆提質固氮綠色增產ARC耦合關鍵技術10萬畝示范應用核心區,進行現場驗收測產。結果顯示,該區域大豆畝產達229.63公斤,高出全國大豆平均畝產近100公斤。

  ARC是多功能微生物菌劑,它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培武團隊多年試驗創新的一種綠色生物產品。它具有顯著增強光合、促進生長、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提升品質的作用,並能減輕連作障礙。自2020年開始,該技術連續5年在全國花生、大豆等作物主產區示范應用,累計示范推廣應用面積超過100萬畝。興安盟2022年引進該技術,截至目前,興安盟應用面積已達10萬畝。

  該示范區種植大豆品種為脈育503,連片6000畝,群體長勢均衡,田間無明顯病虫害,莢果飽滿,成熟一致性好。測產時,專家分別隨機選取對照區與處理區相鄰長勢均勻的地塊,採取機械實收稱重,用水分測定儀測定含水量后,按標准水13%計算折合畝產。最終,實收測產面積20.61畝,實收大豆4546.05公斤,去除水分和雜質,折合大豆畝產229.63公斤﹔對照組實收面積5.5畝,折合畝產207.73公斤,處理組比對照組增產10.54%。

  “我們實收大豆近21畝,在大面積實收的情況下能夠達到這樣的產量,在全國范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其中一項關鍵因素就是ARC微生物菌劑的使用。通過該技術的應用,能夠讓大豆根瘤更多,在后期脫肥的時候持續供給養分,維持大豆生長需要。”農業農村部大豆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經濟作物處處長湯鬆說。

  興安盟是自治區主要大豆生產基地之一,今年大豆種植面積達229.41萬畝,居全區第二位。實施種植面積連續3年超200萬畝,大豆已經成為興安盟第二大主栽作物。該盟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為抓手,依托大豆ARC科技協同創新院士試驗站,全力實施大豆提質增產試驗示范,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扎實推進大豆單產提升工程,為促進農牧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和油料安全供給作貢獻。(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張偉男)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