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變聯姻
巴彥淖爾探索“國企+民企”合作模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記者從巴彥淖爾經開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巴彥淖爾市積極探索“地方國企+民企”合作模式,以資本招商破解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招商引資困境,把招商變聯姻,把服務變效益,填補了該市光伏制造產業發展空白。
在巴彥淖爾市經開區,內蒙古晶澳淖爾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調試設備,組件車間、智能立體倉庫、輔助用房等設施一應俱全。據了解,該公司是地方國企與民營企業合資建立,主要生產高性能光伏產品,產業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
今年4月,內蒙古淖爾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屬國有企業)、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民營上市企業全資子公司)共同注資2.8億元,成立內蒙古晶澳淖爾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太陽能光伏板及組件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打造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其中,淖爾以土地和廠房等要素資源入股,晶澳以品牌、技術、團隊、設備等優勢入股,晶澳持股51%,淖爾持股49%,合力打造本土光伏組件“晶澳·淖爾”品牌,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和光伏輔材板塊進入巴彥淖爾市,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
“項目佔地380畝,計劃總投資14億元,主要建設年產5GW高效光伏組件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值4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700個。”內蒙古晶澳淖爾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陳哲介紹。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巴彥淖爾市強化服務意識,成立項目建設專項工作組,主動對接項目需求,開展手續辦理、要素保障等工作﹔堅持“能快則快”原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從7月開工到10月組件首件下線僅歷時97天,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運”。
“這裡有充足的風電光伏資源,市場體量大,發展前景廣闊。市裡及經開區建立了服務專班,從落地、選址、土地、手續辦理等眾多方面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大大減輕了企業的壓力。”陳哲表示。
據悉,今年1—8月,巴彥淖爾經開區共實施新建、續建項目29個,總投資51.2億元,年內計劃投資28.6億元。通過項目包聯、專班推進、金牌“店小二”等措施,為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記者 薛來 薄金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