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畝耕地穿上“環保新衣”
2024年10月07日10:14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往年使用普通地膜時,殘膜的回收一直是個難題。今年,我在自家農田試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節省了回收時的人工成本,還明顯起到了節水的效果。”正在進行秋收的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種植大戶李擁政高興地對記者說。
他所說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種以生物降解材料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地膜,具有生物降解性能,能在一定周期內通過微生物自然分解,對環境不造成污染。
“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能保護土壤、水源和生態環境,還能保持土壤濕潤度,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從而減少灌溉次數和用水量,達到節水的效果。”蘇尼特右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張河介紹。
地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蘇尼特右旗,過去農戶使用的都是聚乙烯普通地膜。這種地膜對農作物的生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農作物收獲之后,難以回收,很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廣不僅有助於改善農田生態環境,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自2021年以來,蘇尼特右旗聚焦重點覆膜區域和作物,探索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的適用性和可行性。通過申請上級扶持、技術培訓等,以每畝地補貼120元的措施,鼓勵種植戶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減少塑料污染,提高耕地質量。
該旗2021年啟動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2022年在2900畝地做試驗,2023年達到4100畝,今年擴大至1.3萬畝。蘇尼特右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吉日嘎拉說:“通過3年的各項數據對比,我們今年篩選出適合當地的、最佳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明年,准備在更大范圍推廣使用,促進農業增產,杜絕白色污染。” (草原雲·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巴依斯古楞 通訊員 張瑩)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