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財政支出從786萬元到6836.2億元

——數看內蒙古75年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2024年09月28日07:3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個體的經歷,往往昭示改天換地的時代變遷。居住在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的張靜秋,早已習慣開車去往20多公裡外的金橋開發區上班。

  盡管上班路遠,但因一路經過的都是快速路,不到半小時,張靜秋就能到達單位。

  而10年前,她需要開車繞行半個市區,才能到單位。

  進入“十二五”以來,隨著數百億元財政資金注入,呼和浩特二環快速路、伊利大道快速路等民生工程相繼投運。張靜秋上班所經路段,正是這兩條快速路部分路段。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內蒙古,載入全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史冊的,遠不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截至今年7月8日,內蒙古下達2024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74.42億元。僅此一項支出,就遠遠超過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區一年的全部財政支出。

  更為重要的是,這74.42億元,保障了全區167萬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基本生活,並用於特殊困難群體及流浪乞討人員臨時救助,發揮了財政救助補助資金兜底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

  時間是客觀的見証者,更是偉大的書寫者。隨著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及民生工程持續推進,隨著保障與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全區財政支出由1949年的786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6836.2億元,增長8.6萬多倍。

  時光無聲,史冊留痕。75年來,從財政資金支持吸納就業的重點項目落地、支持社保政策落地到財政資金支持保障房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及支持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每一筆財政開支,幾乎無不與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等息息相關。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內蒙古民生支出持續增加,“全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成為最具感召力、最具正能量的時代強音。

  這種正能量,來自公共財政支持下內蒙古保障與改善民生的重要成就。

  歷史不會忘卻:呼和浩特、包頭等地已實現城市(高架)快速路通車﹔呼包鄂烏四市實現城際快速列車互通,呼和浩特地鐵1、2號線開通運行,呼和浩特至北京、通遼至沈陽、烏蘭浩特至長春等多條高(快)速鐵路通車,全區鐵路運營裡程增至1.48萬公裡,居全國第一﹔至2024年3月15日,全區已成功開通“支支通”航線55條,加上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至各盟市的“干支通”航線,內蒙古織就萬米高空天路網……路網立體化持續擴容,不僅加快了內蒙古融入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更方便了群眾出行。

  歷史不會忘卻:早在2007年7月底,全區村、嘎查通電率達到100%﹔至2023年末,全區67.5%的村主干道實現路燈照明,48.5%的村飲用水經過集中淨化處理,98%的進村通道開通瀝青路或水泥路,94.7%的村接入互聯網寬帶,61.2%的村通上5G網絡,67.1%的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6平方米,供水普及率98.9%,污水處理率99.3%,生活垃圾處理率99.9%……內蒙古城鄉居民共享公共服務名副其實。

  歷史不會忘卻:全區基本養老保險現已覆蓋近174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近2159萬人,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實現城鄉全覆蓋﹔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待遇由2018年的每月2469元提高至2023年的每月3084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128元提高至2024年的每人每月150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准由2018年的每人490元提高至2024年的每人670元……內蒙古在促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上邁出重要一步。

  歷史不會忘卻: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經過8年精准扶貧、5年脫貧攻堅,全區57個貧困旗縣全部摘帽、3681個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15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全區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圓了全面小康夢。

  歷史不會忘卻: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區范圍1所大學都沒有,隻有6所中專,16所中學,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20%﹔2023年,全區僅普通高校增至54所(在校生54萬人),高中生毛入學率增至93.5%﹔“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實現12年免費教育……內蒙古在促進“學有所教”上邁出重要一步。

  ……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透過一連串令人欣喜的數據,端起繼往開來的歷史望遠鏡,可以看得更清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內蒙古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寫出更加動人的篇章!(記者 楊威)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