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首個風機行業自研高新智能齒輪箱投產

工作人員在生產線工作。
9月26日,遠景蒙新集團高新齒輪箱智造基地首台產品在包頭市達茂零碳園區正式下線,標志著自治區首個大兆瓦自研、自制、自用的高新智能齒輪箱邁入批量生產階段,填補了自治區智能風機產業鏈核心部件制造端的空白,是包頭市陸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新裡程碑。
“風電齒輪箱被視為工業制造‘皇冠上的明珠產品’,是風機核心部件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性能直接決定了風機的運行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遠景能源傳動鏈事業部總經理張曉杰介紹:“風電齒輪箱的核心技術和制造長期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長達40年,經過近六年的研發,我們實現技術突破,解決了技術壟斷‘卡脖子’問題,帶動國內風電齒輪箱技術跨越式發展,使整個風電的供應鏈更加安全、更有保障。”張曉杰介紹說,本次下線的高新智能化齒輪箱採用無軸承外圈的設計,大大降低了齒輪箱的尺寸和重量,同時扭矩提升10%,這意味著同等條件下,發電量將提升10%以上。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也是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立足“風光無限”的資源優勢,搶抓“雙碳”重大機遇,包頭市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該項技術實現了設計、制造到測試的全面自主可控,項目投產后將使用零碳園區提供的高比例綠電,可年產大兆瓦高新智能齒輪箱800台,總體帶動就業超200人。”遠景蒙新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張元介紹,此次下線的齒輪箱已通過DNV(挪威船級社)和TüV(德國萊茵)認証,是國內唯一具備此類產品生產測試驗証能力的產品,生產能力最大可覆蓋12.5MW陸上風機、18MW海上風機,6750台風機產品已通過交付驗証,品質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包頭市大力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攜手眾多風電行業龍頭企業,加速打造自治區首批、包頭市唯一的零碳園區,建設全球零碳轉型標杆。“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提升了包頭市乃至自治區風電產業鏈的本地化生產能力,更極大增強了包頭市在清潔能源和高端制造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市工信局副局長常彤表示,通過遠景與多家本地企業的全面合作,不僅實現風機主機、齒輪箱、塔筒、葉片等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生產,未來將有更多優質產品從包頭走向世界。(記者 李楷謹 張建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