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扎賚特旗:精心繪就農業農村新畫卷

“河谷宿集、民宿、農家樂……村裡業態越來越多,鄉親們吃上‘旅游飯’,錢包鼓起來。”扎賚特旗巴彥烏蘭蘇木巴彥塔拉嘎查村民烏蘭圖雅喜上眉梢。
“我們嘎查新建了文化活動室,還安裝了路燈,修了水泥路,出行也方便了。環境好,住著也舒服。”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永發嘎查村民戴代兄高興地說。
巴彥塔拉秘境河谷晨曦萬裡。
一個個幸福和美的場景,匯聚成扎賚特旗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圖景。
糧食生產再迎豐收,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扎賚特旗壓實責任,堅持穩面積、提高單產兩手發力,環環相扣抓緊糧食生產。
在巴彥高勒鎮興盛村,玉米進入成熟期。“我家種了150畝地玉米,都長在高標准農田裡,自己很省心省力,都能精准地施肥。”村民姚雪明干勁滿滿地說,玉米密植,田管跟上,再奪豐收。
扎賚特旗作為全國首批、全區唯一整縣級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試點,2023-2027年建設總任務是423萬畝,包括新建305.36萬畝、改造提升117.64萬畝。2024年,扎賚特旗計劃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120.06萬畝。“項目建成后農田的灌溉能力有效改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糧食增產達到10%-20%,畝均糧食產量提升近200斤,同時也促進耕地質量得到提升。”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薛海表示。
此外,扎賚特旗出招護航糧食豐收,涉農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抓農時、強田管、抗旱澇,落實落細各項糧食穩產增產措施,今年糧食有望再迎豐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多虧防返貧監測幫扶把我們一家從困境中拉了出來,現在日子又有了盼頭。”圖牧吉鎮靠山嘎查脫貧戶韓王順說,去年母親突然診斷出重病,巨額醫療開銷一度讓家裡瀕臨返貧。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村干部入戶核查,一家被認定為因病返貧監測對象。納入監測對象后,落實了大病救助、購買防貧保險、兒子納入低保,申請了婦聯“兩癌”救助,鎮村協調幫扶,加上保潔員工資,消除了返貧風險。
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扎賚特旗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常態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加快織密防返貧保障網。截至8月底,新識別的監測對象455戶1069人,全部落實了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
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扎賚特旗用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以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一”為目標,集中力量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
硬化道路進村入戶,農家庭院菜地片片,曾經的臭水溝修復治理后成了風景線……好力保鎮古廟村興安屯成為鄉親們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好力保稻谷景區作為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示范項目,打造成為集稻田觀光、稻作體驗、研學科普、“味稻”美食、稻田民宿等多元功能為一體的稻田主題旅游景區,推動農旅融合發展。
“我們嘎查比起以前真的是大變樣了,新建了文化活動室,農閑時我們也可以打打球,跳跳廣場舞,還安裝了路燈,修了水泥路,出行也方便了。環境好,住著也舒服。”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永發嘎查村民戴代兄說。
“房前屋后勤打掃,門前‘四包’要記牢……”胡爾勒鎮諾勒嘎查宣傳欄上,新修訂的村規民約格外醒目。老黨員吳三月介紹,新版的村規民約范圍更廣,內容更細,大家互相督促,共建文明新風。
扎賚特旗強支部、抓治理、樹新風,擴大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等有效治理方式的覆蓋面,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成效顯著。
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更足,群眾分享更多改革發展成
夏秋交替,在寶力根花蘇木寶力根花嘎查草原深處,村民包永勝開著拖拉機在草原上起起伏伏,忙碌地收割著牧草。包永勝家以種地為主,草場常年閑置,現在通過優質飼草種植項目,不僅家裡每人可以入股4畝地,在收草階段,摟草機還可以在這裡干活,收入又多了一份。“我家12畝草場,一畝地收入200元,還用自己家的摟草機割著牧草一畝地3元錢,一年總收入6000元左右。”包永勝高興地說。
扎賚特旗把解決草原過牧作為主攻方向,將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等領域,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目前,全旗已在25個嘎查村推行農村牧區“三變”改革,健全農民主體參與機制,完善利益分配實現共富機制,既美了生態,又促農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進入9月,扎賚特旗水稻進入了成熟期。近年來,扎賚特旗把水稻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多方位做優做好水稻產業,推動水稻產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智慧綠色農業發展的轉變。當地稻米企業相繼研發出“好粒寶”米酒、米汁、米露、大米十八吃等稻米衍生食品,賦予了水稻產業更多的可能性。
好山好水產好物。“扎賚特大米”“瑞秋黑木耳”等農產品搭上“直通車”,從有“身份”到有“身價”,“綠品”正加速走出內蒙古、走進首都、走向全國。截至目前,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產品進京聯盟”企業已達21家,“北京總部+扎賚特旗基地”“北京市場+扎賚特旗產品”等協作方式,通過各類消費幫扶推介活動,2024年已累計實現消費幫扶2.6億元,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全旗農作物耕種防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1.96%,超過1500家農民合作社、近1200個家庭農場、460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活躍田間。
在內蒙古奇雲牛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養殖場裡,膘肥體壯的和牛、安格斯牛和西門塔爾牛正在嶄新舒適的標准化牛舍內悠閑地咀嚼著牧草。扎賚特旗實施“全年禁牧舍飼模式、舍飼半舍飼、放牧+補飼模式、深化集中代養模式、智慧牧場模式、因地制宜選擇利益聯結模式、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模式”六個模式,在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群眾增收的最佳結合點,解決草原過牧問題。
扎賚特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政府副旗長李立穎表示,扎賚特旗將以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為統領,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持續發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抓實農業農村發展各項工作。(白玉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