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通遼市科左后旗:推廣使用防欠預警平台 保障農牧民工安“薪”無憂

2024年09月18日15:17 |
小字號

“現在每個月可以在手機上看到工資發放進度,心裡有個底了。”在施工現場農牧民工張振艷說。

近日,在通遼市科左后旗怡景嘉園工程項目工地,工資專管員正為新入職農牧民工進行實名制身份信息採集,採集完成后,將逐一錄入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並對農牧民工的實名制管理、勞動合同、考勤、工資發放等進行實時動態管理,保障農牧民工安“薪”無憂。

據了解,自2024年4月開工以來,科左后旗怡景嘉園小區工程項目共招用農牧民工220人,農牧民工入場前均簽訂了建筑領域簡易勞動合同,進行實名制動態管理,共繳存工資保証金116.56萬元,銀行代發工資179.41萬元,並嚴格落實分賬管理制度,開工以來,未發生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的現象。

“每次有新入職的農牧民工,我們都會及時將他們信息錄入預警平台,這樣不僅方便我們管理,也會對農牧民工有個保障。”科左后旗怡景嘉園工程項目工地工資專管員楊海東表示。

自2023年以來,科左后旗人社局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推廣使用預警平台,線上建立企業工資專管員服務群,發布防欠預警平台操作流程,錄制微視頻進行細致講解,提供實時咨詢服務,保障使用的暢通率。線下組織召開勞動保障監察業務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就平台操作規范進行現場實操演示指導,提高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和在建工程項目工資專管員的預警平台操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結合“雙駐雙查”工作,深入在建工程項目發布操作手冊,介紹平台使用意義,提高平台利用率,並向企業宣傳告知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政策,張貼農牧民工維權“二維碼”,公布維權電話,增強農牧民工依法維權意識。

同時,指定專人負責預警信息反饋處理等預警平台日常操作工作,並要求每日登錄不少於2次,進行實時動態監管,從而減少了對建筑企業的監督檢查次數,對有可能發生的欠薪等問題進行提前預警,提前介入,提前解決,形成了科學的線上動態監管模式,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日前,科左后旗已將建筑工程領域5個在建工程項目納入平台監管,綁定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5戶、綁定農牧民工工資保証金5戶、處理預警信息26條次。並結合“雙駐雙查”工作機制,對全旗在建工程項目農牧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將駐查日志及時上傳到防欠預警平台,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防止欠薪事件發生。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好防欠預警平台的作用,對工程建設領域勞動用工和農民工工資發放的全流程線上監管、動態監控、實時預警,從源頭上杜絕和減少欠薪問題的發生,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科左后旗人社局副局長烏仁畢力格表示。(邱丹丹、丁宇華)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