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啦!內蒙古扎賚特旗“三變改革”蹚出鄉村振興路

“葛曉亮獲得分紅16000元,張光獲得分紅8000元,呂乃泉獲得分紅5200元……”聽到自己的分紅數額,股民們帶著一份滿意和自豪大步流星地上前,接過厚厚的的分紅,在發放清單簽上名字,笑容滿面地數著手中的錢。
在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努文木仁鄉中心村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分紅資金領取處,整齊的擺放著一沓沓現金,這是努文木仁鄉中心村“三變改革 五大合作”分紅大會現場,21.3萬元即將分發到38戶95名股東手中,股民們難掩內心的喜悅之情,這座村庄正展現出村美民富的好兆頭。在“三變”改革的帶動下,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寬起來了,一系列改革紅利正在一步步地釋放。如今,興安盟扎賚特旗大地處處是“三變”改革結出的累累碩果。
作為積極響應“三變”改革號召的村民,許慶柱激動地講到:“我是一名脫貧戶,2016年因妻子得病產生巨額花銷,我被評為貧困戶,其實內心很是不舒服,覺得沒面子。自村裡實行“三變”改革,合作社成立后我就入了股,在土地股份合作社長期務工,一年給我4.5萬元工資,再通過土地股份合作社代耕代種10多畝地,年收入1萬左右。我兒媳婦也在旅游合作社飯店當服務員,每月收入3000元,通過合作社的引領,不僅使我的家庭擺脫了貧困,更是不出村就解決了就業問題,現在日子過的越來越好,家裡的歡聲笑語也越來越多了。在這裡,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合作社。”
努文木仁鄉穩妥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試點,有力地推動鄉村振興。目前,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對實現村庄資源利用方式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試點村產業變革,使新型要素聚集及組合方式優化,推動產業融合化發展。在中心村,將本地獨特的旅游資源轉化利用,通過“三變”改革試點資金積極發展特色生態旅游及民宿產業,既創新了鄉村生態資源利用,又帶動本地特色農產品消費利用,形成了典型的產業融合發展形態,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謂一舉三得,更是“美麗+經濟”的生動實踐。
“中心村‘三變’改革的成果,全體村民有目共睹。下一步,努文木仁鄉中心村將在現有資源上持續下功夫,深入探索致富新路子,建設一個集‘現代農業+美食+農事研學+健康養生,養老+文化創意’一體,更好帶動農民參與的利益共同體,以點帶面,持續深入推進‘三變’改革工作,讓鄉親們紅包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火,生活越來越好”。努文木仁鄉黨委書記鐘學立說道。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黨支部”。在好力保鎮五家子村,通過“支部+合作社”的運營模式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夯實集體經濟基礎,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2.5萬元﹔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達52萬元。持續引進旱稻、大豆、黑木耳、林下榛蘑等特色產業,形成了特有的“一村多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2023年大豆畝產633.6斤,再次刷新全區最高產記錄﹔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蒙糧鑫”商標旗下特色農產品,銷售額全年達600萬元,帶動全村702戶1955人,戶均增收1500元。
“村支部書記帶我們種高產大豆,年年我們入股,投資、分紅,比我們自己種地要強的多。另外我們抵扣轉到合作社,照大眾每畝地還高50到100元,都雙收入。另外我們還掙工資,每年都七八萬塊錢。”扎賚特旗好力保鎮五家子村村民劉長臣說道。
據了解,扎賚特旗於2023年3月啟動農村“三變”改革,選擇不同類型的8個旗級試點嘎查村先行先試,立足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實行一村一方案。2024年初,在各蘇木鄉鎮“千萬工程”示范村推行農村“三變”改革工作,共計25個嘎查村。目前,25個嘎查村都成立了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並積極籌劃各類項目,所有項目實施完成后實現分紅。
“我們將發揮黨組織在‘三變’中的主心骨作用,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讓農民唱主角,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共用、互利互贏。”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一級主任科員焦健說道。(溫昕、白智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