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倫貝爾

莫力達瓦:傾情擁抱“亞冠賽”

2024年09月11日09: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9月7日,2024年男子曲棍球亞洲冠軍杯賽在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開幕。

  之后的10天裡,中國、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6支代表隊、180余名運動員,將進行20場比賽。

  這些天,莫旗尼爾基鎮進入了“亞冠賽時間”。城區、賽區的電子屏、擎天柱、燈箱、道旗上,滿眼都是“亞冠賽”﹔10萬人口的小城,人們街談巷議的也是進行中的“亞冠賽”。

  曲棍球亞洲冠軍杯賽是亞洲地區曲棍球三大賽事之一。2024年男子曲棍球亞洲冠軍杯賽,由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主辦,莫旗人民政府承辦。

  本屆“亞冠賽”是莫旗,也是呼倫貝爾市首次承辦的國際賽事。一個以盛產大豆、玉米聞名的農業大旗,何以能舉辦“亞冠賽”這樣的國際賽事?

  現代曲棍球,這項起源於西方的體育運動,跨越時空,與達斡爾人有著深遠的淵源。曲棍球,達斡爾語叫“貝闊”。“貝闊”是達斡爾人世代相傳的傳統體育項目,與“曲棍球”極為相似。

  1975年,莫旗成立了以達斡爾族運動員為主的業余曲棍球隊。一年后,中國第一支男子曲棍球隊在此基礎上誕生。

  1976年至今,內蒙古(莫旗)男子曲棍球隊在全國賽事中獲得了50多個冠軍。2018年,內蒙古(莫旗)男子曲棍球隊代表中國國家隊挺進世界杯正賽,創造了中國男子曲棍球隊首次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歷史,並取得了第十名的成績。

  中國第一支男子曲棍球隊在莫旗組建至今,培養了大批曲棍球運動人才和教練人才,向甘肅、廣東、山東、天津等省市輸送了500余名男女曲棍球運動員,在中國曲棍球事業中發揮了“基石”和“搖籃”的作用,寫就“一個自治旗,半支國家隊”的體壇佳話。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國男曲陣容中,有7名球員來自莫旗。本屆“亞冠賽”中國隊的20名隊員中,莫旗籍隊員就有8名。

  1989年,莫旗被中國曲棍球協會命名為“曲棍球之鄉”﹔2006年,達斡爾傳統體育曲棍球競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亞冠賽”承辦方,當地從去年6月開始,投資2540萬元對原有比賽場地進行了升級改造。今年6月25日,比賽場地順利通過國際曲聯賽場建設金標准驗收,成為我國第二個具有國際一類資質的曲棍球賽場。

  小城辦大賽,莫旗舉全旗之力,努力把“亞冠賽”辦成“安全、節儉、綠色”的國際體育盛會。

  馮海林是莫旗人民醫院的副主任醫師。這次他擔任了由28名市、旗兩級醫護人員組成的賽場醫療隊的隊長。

  馮海林介紹,賽前,醫療隊開展了心肺復蘇、外傷應急處理、骨折包扎固定、轉運救治等培訓演練,制定了應急救治預案。開賽以來,他和同事上午11點左右到達賽場,做好相應准備。這幾天,他們為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受傷的隊員和中暑的觀眾提供了醫療救治服務。

  賽事執委會為每個國家隊配備了隨隊志願者和翻譯人員,全日程、全流線提供服務。3個接待賓館均由一名處級領導任組長,包括安保、食品藥品監督、醫務、接待、翻譯、志願者等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參與接待服務工作的120名志願者和80多名工作人員,全程傾情為“亞冠賽”提供周到的服務。

  巴基斯坦國家隊是第一支抵達莫旗的國外球隊。主教練塔希·扎曼對本次賽事的組織安排贊譽有加:“這裡的場地條件非常完美,賽事安排十分流暢,賽事官員和球員們非常滿意。這裡的觀眾熱愛曲棍球運動,在場的球員們深受鼓舞,都全力一展風採。組委會和當地人民群眾不僅友好、和善,而且對我們關照有加,在這裡我們可以享用清真美食,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

  參加本屆賽事的亞洲曲棍球聯合會賽事總監扎西德·阿裡表示,莫旗為中國培養了眾多的曲棍球運動員,為亞洲曲棍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能夠在這裡舉辦亞洲最高水平的曲棍球賽事,是對莫旗曲棍球運動發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亞洲曲棍球事業的一次重要推動。(記者 李玉琢 李新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