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頭版頭條刊發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將引領全區上下全面系統、融會貫通地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把方方面面的動力活力都激發出來,以祖國北疆更加亮麗的風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氣象萬千。
切實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
在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中明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學回答了為什麼改、改什麼、怎樣改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僅指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成就,也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結合起來,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深邃思想和偉大實踐,更加自覺地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把改革推向前進。
在深刻理解黨中央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考量中強自覺。繼黨的二十大總體擘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藍圖、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部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聚焦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這些重大部署,謀的是強國復興偉業,布的是中國式現代化大局,立的是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之基,必將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再創輝煌。我們一定要站在政治、戰略、全局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決定》提出的“六個必然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迫切需要”,在“為什麼改”上進一步深化認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做好各項工作。
在精准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中抓落實。《決定》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決定》提出的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有機銜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高效融通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証統一,都是支柱性、引領性、協調性、前瞻性的改革,落地后必將釋放出巨大的綜合效應,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開創新局面。我們一定全力以赴、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同時結合內蒙古實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貢獻內蒙古力量。
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貫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過程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是內蒙古的中心任務,也是內蒙古最大的實際。我們將緊扣這一中心任務和最大實際,全力打通制約全區各項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梗阻,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
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布局。黨的二十大報告和《決定》都要求,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我們將立足地區實際、發揮比較優勢,聚焦建設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產業布局,完善促進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機制,加大煤炭、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健全未來產業、服務業、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中。同時,圍繞促進集約集聚發展優化人口、水利、交通、物流等布局,著眼推動協調發展優化城鄉、區域布局,推動各方面優勢資源向重點領域統籌整合。通過加快構建規范有序、張弛有度、循環暢通、充滿活力的經濟發展格局,確保各項工作與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相一致、與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相銜接。
堅持以系統觀念優化“五大任務”工作體系。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責任,我們抓改革促發展必須緊緊據此展開。在生態安全屏障方面,深化生態建設“一張圖”管理,建立健全推進防沙治沙三大標志性戰役、生態建設成果長效管護、林草濕耕保護監管、解決草原過牧問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等制度機制,為建設美麗內蒙古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在安全穩定屏障方面,優化維護國家安全“1+8”運行機制,持續完善安全生產、社會治理、政府債務管理、金融風險防范等領域制度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在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方面,持續完善能源資源保供和開發利用機制,健全稀土研發新型機制,拓展研究領域和方向,促進稀土產業與新材料、新能源耦合發展。在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方面,圍繞“地、水、種和糧、肉、乳”制定突破農牧業發展瓶頸制約政策措施,支持設施農業、舍飼圈養、庭院經濟發展,強化農牧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政策保障。在向北開放橋頭堡方面,加快創建中國(內蒙古)自貿試驗區,完善“口岸+腹地”聯動發展機制,健全同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機制,更好地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
推動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進一步走深走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內蒙古在新時代繼續保持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去年自治區黨委制定出台《關於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的決定》,提出“七個作模范”的目標和任務,我們將不斷細化相關領域改革舉措,努力把每一個“模范”都做扎實做深入。完善加強思想引領制度機制,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健全“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史料資料挖掘整理和宣傳闡釋機制,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更加由衷地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全面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完善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機制,持續健全就業、醫療、育幼、養老、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策,推動各族群眾更加廣泛地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完善守邊固邊興邊政策措施,著力補齊基層治理短板,確保邊疆穩定常筑長固。健全北疆文化研究闡釋、創作生產、傳播推廣應用、支撐保障機制,完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社會生活工作機制,構筑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持之以恆轉作風、樹新風,完善解決“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虛”問題機制,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完善黨內監督機制,健全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常態化機制,持續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著力增強市場意識、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對內蒙古來講,當前最迫切的就是按照黨中央關於“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依靠市場化手段提升“三個水平”。
依靠市場化手段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強調,“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我們開展經濟活動一定要更加注重效益,在保障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前提下,依法依規多為地方謀利、多為人民群眾謀福、多為子孫后代攢家底。切實增強精算意識,大力推進能源、電力、土地、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進口過境大宗商品合作經營機制,推動優化央地合作機制,千方百計暢通經濟內外循環,不斷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依靠市場化手段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創造公平有序的社會環境,既需要用行政手段“管”,也需要用市場機制“導”。我們將按照《決定》關於“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要素價格機制”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要素市場在社會治理中的杠杆作用,通過完善階梯價格機制、深化重點領域價格改革等,促使群眾節約資源,引導人們遵章守紀,進而優化社會秩序。
依靠市場化手段提升服務群眾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決定》提出的重要目標。我們將積極探索完善“公益+市場”的運營模式,吸引更多經營主體投資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事業,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的服務需求。在制定和實施政策時,多用市場化手段引導群眾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治理,讓大家在共同付出中共享各類發展成果。
多措並舉保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加強統籌、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抓發展促改革的效應最大化。
強黨建。黨的建設是做一切工作的基礎。我們將結合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用力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從中尋找破解難題、改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把學習宣傳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作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自內心地知黨恩、念黨好。常態長效抓好黨紀學習教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完善“三不腐”一體推進、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等機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優治理。《決定》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推動“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我們將在從嚴整治黨內存在問題的同時,下大氣力整治社會層面的諸多頑疾,縱深推進城鄉垃圾處置、建筑市場秩序、危險廢物管理、環境監測數據、毀林毀草等領域問題集中整治專項行動,持續整治擾亂社會秩序的突出問題,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人和事,努力達到“處理少數人、震懾一大片、教育全社會”的效果。深入剖析問題易發多發的根源,多從體制機制入手堵塞漏洞,扎實做好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等基礎性工作,推動形成人人遵規守法、事事照章辦理、社會井然有序的良好局面。
防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出重要指示。我們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繃緊防風險這根弦,進一步完善意識形態領域審核把關、風險排查、應急處置等機制,持續加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異地交叉執法力度,健全自然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有效防范化解債務金融、房地產、生態環保、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風險,堅決守好安全發展底線。
鼓干勁。《決定》提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我們將積極培育創新文化,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全面清除制約改革創新的陳規舊制,完善為改革者負責、為創新者擔當的制度保障,對敢想敢干且能夠干成事的大膽提拔重用,對因為探索而出現失誤的應容必容、能容盡容。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重要要求,千方百計調動各方干事創業積極性,引導和激勵每個人都想干事、樂於幫助別人成事,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展其為,各類企業專注主業、苦練內功、努力實現更大發展,每個基層單位都培樹起競相干事、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把該下放的事權放到位、該提供的服務提供好,創造條件支持基層和企業放開手腳干事,在全區營造起作為者光榮、不作為者可恥的氛圍,形成人人做事創業、家家守望相助、大家一起干一起闖一起享成果的局面。
(原載2024年9月9日《學習時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