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創新積分制——
讓企業創新“軟實力”變為融資“硬通貨”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自從拿到銀行發放的300萬元‘創新積分貸’,公司的好事就接二連三的到來了。”9月5日,在包頭中科明航研磨拋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少光一邊介紹,一邊趕往公司查看湖南藍思科技訂單生產情況。
作為“創新積分貸”的“老客戶”,該公司自2023年起申請這項貸款。“這筆資金及時滿足了我們原材料採購和生產設備升級的需求,助力我們順利通過藍思科技驗廠。”李少光說,之后公司的訂單量實現了大幅增長。目前,僅藍思每月訂單量就已達到1000張,銷售額在69萬元左右。
據介紹,包頭創新積分制就是依托創新積分,對稀土高新區各類企業創新能力進行量化分析,基於豐富的、全面的企業數據信息,自動比對分析、校驗審核企業政策條件,可實現在線企業自動匹配,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實現了“企業不申報、資金及時到”,讓科創企業“坐等”政策紅利“上門”,提升效率的同時有效避免了人為因素問題。
包頭稀土高新區大力建設創新積分制平台,以量化評價企業創新能力為手段,不走傳統“給項目”“批牌子”“戴帽子”的老套路,而是用創新積分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成長潛力進行量化,破解企業與政府、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此引導資本、政策等要素資源向企業集聚,助力企業快速成長。“我們在運行創新積分制過程中,發揮創新積分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政企、銀企間互通互信,讓企業的創新‘軟實力’變為融資‘硬通貨’、政策‘吸金石’、服務‘直通車’。”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局負責人說道。
談起“創新積分貸”對企業需求反應快的感受,內蒙古北科交大機器人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虞軍介紹說,2023年公司初創期需要在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公司通過“創新積分貸”獲得300萬元貸款。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僅碳塊打磨機器人方面就有3億元的產值,“機器狗”也已簽訂近3000萬元的訂單。同時,北科交大通過“創新積分貸”,不僅業務在稀土高新區發展壯大,還為包頭市對接到了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等5所高校的創新資源。
據了解,自2023年8月自治區首家企業創新積分制平台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在科技金融領域率先開展一系列探索。截至目前,已有688家科技型企業納入創新積分制平台,發放“創新積分貸”1億元,惠及科技企業37家,讓科技金融“精准滴灌”,滋養更多科技幼苗長成參天大樹。(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李寶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