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海南區:奧運冠軍誕生地 體育事業展活力

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代表中國隊出戰的烏海市海南區姑娘楊家玉一騎絕塵,在田徑項目女子20公裡競走比賽中以較大優勢奪得冠軍,不僅為中國代表團拿下巴黎奧運會田徑首金,更實現了她在該項目中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和世界紀錄於一身的大滿貫。
楊家玉出生於海南區,自幼身體素質非常棒。在海南區第一小學和烏海市第十八中學讀書時,即表現出優異的體育天賦,由於身材比例、協調性等身體條件特別適合練競走,她加入了學校的競走隊,從此與競走結下了不解之緣,直至實現個人競走項目大滿貫。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作為中國代表隊旗手之一的趙丹,在女子鋼架雪車比賽中以4分09秒52的成績獲得第9名,這是中國女選手在這個項目的最好成績。
趙丹父母在海南區居住,她自幼在海南區第一小學讀書,后通過中小學體育人才選拔進入到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就讀,獲得了良好系統的體育訓練。2018年,趙丹被選入女子鋼架雪車國家隊。2022年冬奧選拔賽,趙丹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成功入選,最終參加了北京冬奧會女子鋼架雪車項目比賽。
家鄉兒女能夠在夏奧會上奪得金牌,在冬奧會上取得優異成績,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海南區多年來重視體育事業、推進全民健身的堅持不懈。
競技體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離不開海南區積極選拔體育后備人才、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努力。
近年來,海南區在校園推進“陽光體育”大課間、“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體育教學模式,高效開展校內體育活動。海南區教育局牽頭開展“一根跳繩,健康一生”這一簡單、有效的運動方式,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
圍繞“教會、勤練、常賽”的總要求,海南區完善體育競賽機制,近幾年蟬聯烏海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初中組冠軍,組織運動員參加自治區、烏海市籃球、柔道等9項體育賽事,獲得集體獎4項,個人獎108項,為國家、自治區輸送競走、柔道等優秀運動員30余人。海南區現有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6個、自治區傳統體育項目學校3所、自治區競走后備人才訓練基地1個。海南區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58名,佔總人口比例達4.2‰,高於國家標准1.99‰。
一方面積極培育體育人才,另一方面,海南區還不斷完善體育設施,全力打造一刻鐘健身圈。
這些天,海南區體育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該公園項目佔地面積14.9萬平方米,建設健身廣場、戶外攀岩場地、極限運動拓展場地等,同時升級改造沙灘排球、足球場地、健身步道等運動設施,力求為周圍居民打造一個高品質的健身運動場所。
在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建設中,海南區通過盤活閑置空地、荒地,建設體育健身場地,增設健身步道和體育健身器材,把各小區周邊“邊角空地”打造成居民舉步可達的微型“健身房”。同時,積極推進各類場地設施開放共享,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滿足群眾對體育健身的多元化需求。
目前,海南區體育場地面積達25.7112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為2.71平方米。足球場地共計8塊,包括五人制場地6塊、十一人制場地2塊﹔室內體育場館共計10個,健身路徑134處,其有5個體育場館免費對外開放,公共體育場館每周開放時間在35小時以上,全年開放時間達到330天以上。
此外海南區做好體育品牌賽事,大力培育發展戶外運動項目,以體育事業+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全民健身,促進經濟發展。
不久前,海南區拉僧廟鎮賽汗烏素村黃河西行客棧舉辦的黃河幾字彎皮劃艇漂流活動,邀請多支漂流隊和教練組參加此次活動,以文旅體融合的形式,讓人們以獨特的方式了解母親河,了解海南區。
海南區西卓子山街道辦事處基層全民健身館開設的室內冰壺等研學課程,今年已組織研學活動100余場,接待2萬余名學生參與,收入達400余萬元。
今年,海南區已舉辦全民健步走、職工毽球比賽、排球比賽、“蒙寧杯”青少年籃球比賽、趣味運動會、台球邀請賽等賽事活動17場,參與活動群眾3000人次,促進了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
各種體育品牌賽事的舉辦,在集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釋放文旅體融合發展新活力,推動海南區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海南區轉型發展增添了新動力。(記者 郝飚 通訊員 魯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