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內蒙古扎賚特旗:奶產業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力引擎   

2024年08月27日16:06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走進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巴彥扎拉嘎鄉全勝村大劉屯李家奶豆腐坊,屋內豆香四溢,負責人李金芳正忙著磨豆、煮漿、點漿、上板、切塊……一道道傳統工序后,一塊塊色澤潔白、質地細嫩的奶豆腐新鮮出爐。李金芳大學畢業后,於三年前傳承爸爸做豆腐的手藝,本著誠信經營的理念,李金芳嚴格把控豆腐制作的每個環節及質量。

“我們一直堅持純手工工藝打造,大鐵鍋熬漿,拒絕蒸汽,純鹵水點制,全部人工。”巴彥扎拉嘎鄉全勝村大劉屯李家奶豆腐坊負責人李金芳說。原本的小生意慢慢做大,如今李家奶豆腐坊每年加工10噸黃豆,產出8萬塊豆腐,通過線上線下銷售,銷往附近村民、商超及烏蘭浩特、海拉爾、哈爾濱、大慶等地。

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五大任務”之一。近年來,興安盟扎賚特旗採取“黨支部+基地+合作社+牧戶”的形式,建設現代化、規模化、標准化的生產加工基地,創建“草原特潤”“奈吉”等品牌,使基地、合作社與牧戶之間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通過政策扶持、典型宣傳等形式大力支持奶制品加工合作社發展,提升傳統奶制品生產加工水平和效益,全力推動傳統奶制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草長鶯飛,奶酪飄香。在扎賚特旗寶力根花蘇木草原深處,牧民謝玉成正將鮮牛奶加到鍋內微火烘煮。通過不斷攪動,水分慢慢蒸發,奶汁濃縮,不一會兒在鍋底凝結成一個圓形的黃色奶餅,沁人心脾的乳香瞬間彌漫了整個屋子。謝玉成返鄉創業后,開始跟母親學習制作奶制品的手藝,制作奶制品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從爺爺奶奶那一輩到這一代幾十年的時間,制作傳統奶制品的手藝從未間斷。

2019年10月,謝玉成返鄉后登記注冊扎賚特旗豐屯奶食品商店,走上了規范化、規模化經營之路,為進一步擴大規模,謝玉成在2023年租賃寶力根花蘇木奶制品加工基地,擴大生產車間、建設產品展示廳、養殖奶牛、購置包裝機、晾晒架等專業設備……秉承著“養好牛、賣好奶、堅持傳統手工藝制作”的理念,謝玉成做的奶制品得到了眾多顧客的青睞,不僅帶動了當地奶業發展,還為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據了解,寶力根花蘇木奶制品加工廠總投資298萬元,總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包含展廳、銷售廳、奶制品加工車間、冷藏室、辦公室、員工宿舍等。

“過去,我們是在鄉下的小作坊生產奶制品,不僅場地小、產量低,衛生條件也受限。如今,在寶力根花蘇木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有了750平方米的奶制品加工基地,場地變大了,衛生條件更好了,生產設備也更先進了。目前,我們年用鮮奶量達52萬斤,產量增加了,產品種類也多了,奶皮、奶酪、奶塊、奶條、黃油、黃油渣子、酸奶都能生產,年銷售額達260萬元。”謝玉成介紹道。

目前,扎賚特旗已發展奶制品、豆制品等食品加工小作坊190家,遍布全旗各鄉鎮。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斯琴格日樂、溫昕)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