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來烏蘭察布赴一場草原上的味蕾之約
“幸福的生活,就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烏蘭察布,我來了。早餐羊肉沙蔥燒麥配羊雜碎,當地俗稱的硬早點,燒麥皮很軟,半透明像一朵花兒……”這是一位游客通過社交平台發布的在烏蘭察布旅游時的美食記錄。
烏蘭察布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孕育出太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游牧文明的粗獷和豪放與農耕文明的精致與巧思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烏蘭察布地方特色飲食文化。
手把肉,烏蘭察布招待遠方客人的招牌菜。手把肉制作時,選用草原上的優質羊肉,用刀劃開肉皮表面,直接放入大鍋中用冷水燉煮,加少許鹽提味﹔煮熟后,將羊肉撈出,用刀割成小塊,按個人飲食偏好搭配醬料食用,脆感和嚼勁皆是上品,羊肉的香氣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來旅游前,了解到當地美食必吃選項中,手把肉的呼聲最高。一周的旅行中,我們先后在烏蘭察布不同旗縣的4家店吃過手把肉,都很好吃,絕對的好評。”游客張旺夸贊道。
內蒙古作為國家的“糧倉”“肉庫”“奶罐”,羊肉、牛奶產量均居全國首位,而烏蘭察布在其中也貢獻頗豐。烏蘭察布的牛羊肉衍生出品類繁多的美食,不止手把肉、烤全羊,還有紅燜羊肉、血腸、肉腸、羊雜碎、燒麥等,也是眾多游客必打卡的美食。
清晨4時許,天剛剛蒙蒙亮。四子王旗東梁羊雜館老板崔喜拴和員工已經開始准備一天的羊雜。6時許,街道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食客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吃一碗熱騰騰的羊雜,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崔喜拴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穿梭於廚房與餐廳間。
“夏秋季節,是四子王旗最美的時節,也是旅游高峰期。我每天都要准備大量食材來招待八方游客,最多日接待游客近2000人。”崔喜拴驕傲地說,“游客都很喜歡吃這裡的羊雜,因為沒有膻味、口感還好。有的游客還特意加了我們的微信,想吃的時候,我們通過冷鏈運輸將羊雜送貨到家”。
烏蘭察布人還善於將最普通的食材變身為美味佳肴。
烏蘭察布地處北緯41°到43°之間,平均海拔1400米,具有晝夜溫差大、日照長等特點。良好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烏蘭察布燕麥獨一無二的品質,被稱為“黃金谷物”。燕麥的制品——莜面被稱為烏蘭察布“三寶”之一,是一種特色粗糧。莜面魚魚、莜面窩窩……烏蘭察布人用巧手和想象力,將這種食材創作出幾十種吃法,各具其獨特的形狀和口味,莜面全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來自湖北的游客李冬生領著一家人來烏蘭察布避暑,特意去了涼城縣岱海。“我們沿途去了很多地方,沒想到烏蘭察布的夏天如此涼爽,也品嘗了當地特色炸糕和莜面,原本以為吃不慣當地的餐食,沒想到很適口。炸糕外表油黃脆爽、內在軟糯細膩,蘸著白糖真的很好吃﹔莜面種類繁多,搭配著冷湯、熱湯還有秘制料汁,口感豐富。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還特意向老板學習了制作工藝,想著回去時帶一些面粉,自己試著做做。”李冬生樂呵呵地說。
個大體肥、色澤紅潤、肉質細嫩,卓資熏雞是烏蘭察布的一道傳統名食,以其獨特的熏制方法和嫩滑的口感聞名遐邇,與德州扒雞、道口燒雞同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雞,是中國十大地域名小吃之一,也是烏蘭察布餐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烏蘭察布的美食地圖上,還隱藏著數之不盡的特色美食。如豐鎮月餅、蒙古肉餅、烤土豆、羊肉蒸餃、奶皮子、奶豆腐、蒙古奶茶、胡油餅、燜面等。這些美食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藝,吸引了無數饕客前來品嘗。
烏蘭察布的美食文化豐富多彩,這些特色美食不僅滿足著游客的味蕾需求,而且讓大家在品嘗的過程中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來烏蘭察布,赴一場草原上的味蕾之旅,親身體驗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融合中的獨特美食魅力!(記者 郭奇男 烏蘭察布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錦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