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喚醒“沉睡”土地 實現荒地“生金”

內蒙古“破局”低效用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4年08月26日11:3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李琎鑫 攝

   一方面,土地、廠房閑置或低效利用﹔另一方面,項目找不到合適地塊“落戶”……土地資源緊缺與土地低效閑置並存的問題,不同程度影響高質量發展。如何破局?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全面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城鎮低效用地。

  如此,“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被提升到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高度。

  土地是寶貴財富。如何進一步盤活存量低效用地、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022年,內蒙古落下一記重錘,啟動了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

  行動明確,“十四五”期間,自治區力爭盤活批而未供、閑置土地67.94萬畝。其中,盤活批而未供土地52.02萬畝、閑置土地15.92萬畝。

  大起底行動自2022年7月開始實施以來,內蒙古瞄准存量土地去庫存,截至目前,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5.86萬畝,消化率68.9%﹔處置閑置土地15.42萬畝,處置率96.9%。

  大起底行動不僅喚醒了“沉睡”的土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還實現了荒地“生金”,為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實現土地出讓金收益255.87億元,簽訂合同數達4599個,實現稅收6.74億元。

  ——收回閑置土地1.87萬畝,收繳閑置費2871.4萬元,收回后再出讓土地1774畝,收益1.97億元。

  ——服務全區2375戶企業,有效帶動了就業及地方經濟發展。

  項目建設離不開土地要素支撐。為此,內蒙古各地以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為突破口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讓土地發揮更大效用。

  走進鄂爾多斯市美錦國鴻氫能科技產業園區,一塊13.4498公頃的土地上,最近又熱鬧起來了,吊車、貨車、水泥罐車來回穿梭,轟隆的機器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正緊張地搶工期進度……

  誰能想到,這曾是一塊批而未供的土地。土地盤活后,鄂爾多斯市美錦國鴻氫能科技產業園區項目由4家企業聯合投資建設,計劃實施新能源裝車生產基地、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可再生氫能供應鏈基地、儲運綜合能源站四大核心項目。

  據介紹,項目圍繞鄂爾多斯市發展總體定位,並結合能源轉型、低碳智慧城市建設等需求,在重點領域落實新能源整車生產制造、氫能商用車動力系統集成、加氫站裝備綠色能源電解水制氫等十大核心項目,分三期六年投資建設,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預算總產值約165億元,創造稅收約10億元。

  土地是支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開發區、產業園、工業園等作為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和產業集聚的重要平台,通過大起底加速盤活“沉睡”的土地資源,促進了土地要素合理利用。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從盤活閑置低效用地入手,加大清理整治閑置低效用地和閑置廠房力度,用“騰籠換鳥”的辦法盤活工業用地資源,推動閑置資產“活起來”。

  近年來,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清理閑置土地982.311畝,為招商引資、優質項目落地和產業轉型升級騰退出廣闊的發展空間。遠景能源、內蒙古秋歌、內蒙古和合食品科技、富揚集團、安信融金倉儲和大美河套農畜產品公司等一大批優質項目投資主體紛至沓來,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批而未供、閑置土地作為存量建設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盤活利用對增強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著力提高畝均效益和投入產出效率,實現節地增效、地盡其用,正是內蒙古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的生動實踐。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開發利用處處長沈寶龍介紹,近年來,自治區持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通過大起底不斷挖掘存量土地資源,向存量要增量,有效幫助企業由“等土地”到實現土地“足額供”,加快項目落地,為經濟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土地市場監測分析系統,構成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分析“一張圖”,對土地利用全流程進行管理,為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和土地資源全鏈條監督管理提供信息平台保障。

  同時,為了促進土地市場快速有序發展,建成“內蒙古土地超市”,搭建自治區“雲上選地”平台,自治區將可供應地塊作為商品上架,通過互聯網向企業和群眾展示推送,讓買方足不出戶就能在線看地、選地,及時獲取土地信息。

  在促進存量土地盤活利用中,自治區、盟市、旗縣堅持高位推動,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當起了土地“介紹人”,全面了解企業投資意向、用地需求和問題困難,與企業全程保持有效、適時對接,從“我審批”到“我幫你”,實現了由批地供地到主動根據需求幫助企業選地的轉變。

  目前,全區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已進入攻堅階段。內蒙古對標任務目標,精打細算管理好土地資源,快馬加鞭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不斷強化土地要素支撐作用,以“二次創業”奮進姿態服務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阿妮爾)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