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至精至誠 守護生命

——2024年“最美醫生”巡禮(上)

本報記者 白劍峰
2024年08月21日09: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鑽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2024年“最美醫生”,朱蘭、姜楠、陳靜、翁心華、余家軍、林麗珠、鄧桂芳、李伯藩、侯新琳、毛裡夏裡甫·哈帕10位個人和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老年護理團隊光榮入選。

本期報道聚焦幾位“最美醫生”,記錄他們守護生命的故事。

 

無影燈下,見証生命奇跡﹔聽診器上,傳遞仁心仁術﹔實驗室裡,熬過日日夜夜﹔偏遠鄉村,留下白衣身影……他們是“最美醫生”,也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扎根基層,守護鄉親

“隻要島上有人,我就堅持下去。”20年,一個人,一條船,風雨無阻,送醫送藥。

余家軍,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麻埠鎮齊山村海島衛生站醫生。他以船為家,隨叫隨到,日夜守護著島上200多名村民的健康。

金寨縣響洪甸水庫,1400多平方公裡的庫區山水相連。庫區深處有一座座島嶼,島上住著三三兩兩的人家,島與島之間憑借小船往來。余家軍的家,就在其中一座小島上,那裡的村民組被稱為海島村民組。

1999年,余家軍從衛校畢業回到島上,不久父親查出身患重病。臨終前,父親拉著余家軍的手說:“咱們島上缺醫少藥,你學過醫,留下來吧。”余家軍含淚點頭答應了。

余家軍將一條漁船改造成簡易診所,建立了海島衛生站。村民隻要一個電話,他就第一時間駕船前往。按規定,余家軍每次出診費用都在15元左右,包括燃油費、診療費等,可他從來沒向村民們提過費用的事。

20多年來,海島衛生站周圍鄉親幾乎都找余家軍看過病。在出診途中,余家軍曾多次遭遇險情。茫茫水面上行船,最怕黑夜和雨雪天。一年秋天,余家軍出診返回時遇到大霧,水面伸手不見五指,打開手電能見度也不到1米。盡管小心駕駛,船還是撞到山上,余家軍差點落水。

2017年夏天,村民肖某生了重病,不能去衛生站就診,余家軍連續20多天駕船上門治療,10多裡的水路一天要跑兩趟。一天夜晚,村民余某得了急症,余家軍前去為其診治,上山時一腳踏空,連人帶藥箱掉進了幾米深的溝裡,身上多處受傷。

2019年,在相關部門幫助下,余家軍的診所終於上岸了。結實的水泥牆可以遮風擋雨,診療器械干淨衛生,藥品櫃裡存放著常用藥物。如今,海島村民組終於不再缺醫少藥。

“鄧大姐,您來啦!”一個穿著白大褂的身影,常年穿梭鄉間小路,出入千家萬戶,成為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鄧桂芳,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衛生院副主任護師。24小時待命,是她的工作常態。她的手機號碼,成為當地村民的“健康熱線”。

在一次查房中,鄧桂芳注意到一名褥瘡患者。患者疼痛難忍,情緒很不好。鄧桂芳主動上前,握住老人的雙手輕聲安慰。當時,正值下班時間,鄧桂芳顧不上回家,連續兩三個小時護理完才離開。

有一年,衛生院收治了一名意識障礙患者。鄧桂芳悉心照顧,無微不至。患者出院回家,鄧桂芳依然放心不下,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患者家裡,協助家屬為患者做清潔護理。

每當看見村民們熱切的目光,鄧桂芳心中就有一種牽挂。她說:“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希望多為鄉親們做點事。”

防疫治病,精益求精

陳靜,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疾控中心檢驗師,長期戰斗在鼠疫防治第一線。

她的一家三代都從事鼠疫防治工作。小時候,陳靜就對“鼠防”有一定了解。后來,父親負責鼠疫外勤工作,她負責鼠疫檢驗工作。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陳靜幾次想要放棄。父親說:“姑娘啊,我和你爺爺為啥要堅持?就是不想讓鄉親們失去生命。你爺爺去世前叮囑我,讓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從父親濕潤的眼睛裡,陳靜感受到了這項事業的意義。

在一次實驗過程中,陳靜冒著有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堅持做實驗,為鼠疫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如今,陳靜團隊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疾控中心不僅升級了實驗室標准,還引入核酸檢測、基因測序等新技術,提升了鼠疫病原體的檢測效率與准確性。

翁心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從醫五十余載,他始終站在傳染病防治領域的前沿。

發熱是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但每個患者的發熱又有所不同,涉及的病情很復雜。因此,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歷來被認為是最富有挑戰性的臨床問題之一。翁心華能用一雙敏銳的眼睛看到微小異常,用扎實的臨床技能捕捉儀器未能探測到的體征,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出最終的結論,許多疑難病例在他手中得到明確診斷。

有一名年輕女孩,每天畏寒、寒戰,高熱至40攝氏度,持續一個多月,同時伴有較為劇烈的腹痛。入院后檢查發現,該患者有大量腹水,腹水中檢出大量炎症細胞,外周血檢查白細胞計數也升高。接診醫生診斷為腹膜炎,進行了抗感染治療。但是,抗生素療效並不理想,女孩仍然高熱、腹痛。

那天,翁心華前來查房,仔細詢問了病史,檢查了患者,果斷地說:“這個孩子不是腹膜炎,是腹型紅斑狼瘡,應該馬上改用激素治療。”接診醫生提出,這名患者所有的紅斑狼瘡相關指標檢測都是陰性。然而,改用激素后,體溫很快降至正常,腹痛、腹水也消失了。3個月后復查,進一步証實了翁心華的診斷。當接診醫生帶著疑惑去請教時,翁心華說:“患者球結膜充血非常厲害,手指端有可疑的出血性皮疹……我是通過對這些細節的觀察做出的判斷。”

這樣的病例有很多。翁心華不斷探索總結,對發熱待查形成了系統完整的診斷思路,出版《翁心華疑難發熱病例精選與臨床思維》一書。“傳染病防治事業是艱苦的、有風險的,但總要有人去做。”翁心華說。

潛心鑽研,攻克難關

“做醫生是一種幸福的選擇,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醫治很多復雜的疾病,守護生命。”這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朱蘭的真實感受。

她帶領團隊潛心鑽研,不斷創新,使我國盆底學及女性生殖道畸形診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牽頭多項全球多中心研究,臨床成果被7項國際指南引用。

“當醫生就是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隻要患者需要,我就願意研究。”一些婦科盆底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朱蘭通過改良手術技術、降低手術費用,使這些疾病變得可防可治,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盆腔器官脫垂是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病。加用網片套盒的全盆底重建手術,是國際公認的治療重度脫垂的有效術式。但是,進口耗材價格高昂。朱蘭結合亞洲人骨盆較小等特點,對高值進口網片耗材進行精准裁剪,充分利用“邊角余料”,結合自主研發的穿刺針,成功改良盆底重建術,使手術費用直降3/4,手術成功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協和式盆底重建術”受到廣泛認可,在國內逾百家醫院及新加坡等國家推廣應用。經過不懈努力,她帶領團隊建立起中國盆底疾病三級防治網絡,制定了中國盆底康復規范團體標准,發布了中國盆底臨床指南等。

“患者的信任,是我全力以赴攻克疾病難關的最大動力。”朱蘭說。

姜楠,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30余年來,一直奮斗在心血管外科臨床一線,累計完成手術逾萬例。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填補了天津微創心臟外科領域的技術空白,大幅提高了主動脈夾層疾病的救治率和治愈率。

崔先生在30歲時就患有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后因病情發展,多次到胸科醫院就診。每次接診,姜楠都會反復推敲病情,並成功地為他實施了兩次手術。2021年,崔先生再次出現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當時他已是75歲高齡,同時伴有多種並發症,病情異常復雜。姜楠帶領團隊經過多次分析討論,最終決定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在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完成主動脈瓣置換。患者手術當天就脫離了呼吸機,術后一周康復出院。

如今,姜楠將標准化心血管外科術式普及到天津的很多醫院,幫助多家醫院成立心血管外科,造福了眾多患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1日 04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