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推進“治欠”向“防欠”轉變

“要不是政府出面以及勞動監察人員的幫忙,我們的工資不會這麼快結算。”每當想起今年春節前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拿到工錢的場景時,李國權都會油然生出感激之情。當時,在多方協調下,還有33名和李國權一樣的農民工拿到了總計136.8萬元工資。李國權說,拿到了工資,工友們不僅過了個好年,對今后的打工掙錢有了更足的信心。
從率先在全區開發人社部門實名制管理平台到現場為74名農民工發放工資209萬元,從開展人社工作全領域、勞動用工全鏈條監察執法到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錫林郭勒盟將根治欠薪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努力將“治欠”向“防欠”轉變,下大力度做到讓農民工不再“憂酬”。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聚焦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將根治欠薪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把筑牢根治欠薪防線作為工作重要環節,先后組織開展監察領域相關培訓4次,培訓人數400余人次,實現了全盟監察人員、勞動關系協調員、勞資員全覆蓋。
今年,錫林郭勒盟開展了貫穿全年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治理行動和勞動用工全領域、全鏈條檢查執法。同時,該盟還實行盟級行業部門分類督促指導,旗縣市(區)屬地負責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案件處置模式,盟旗兩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根治欠薪機制,監督政府投資項目嚴格落實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按規定時限存儲工資保証金。
在構建多元化解糾紛機制方面,錫林郭勒盟各部門積極研究推廣勞動關系、勞動監察、調解仲裁一體化銜接機制,進一步完善運行模式,建立部門協調聯動銜接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盟人社部門加挂維權中心,打造集勞動仲裁、調解、維權、信訪、法律咨詢等業務一廳辦理的“和諧勞動中心”。
錫林郭勒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仲裁科科長陳世杰介紹說:“監察部門聚焦風險隱患靠前排查,開展了新業態人員勞動監察和參保政策宣傳活動,同時,通過企業自查、旗縣互查、盟級督查形式,實現了項目監督與工資發放雙到位。”
為實現治理關口前移,從源頭預防抓好根治欠薪工作,錫林郭勒盟通過定人包片包項目監管,推進“治欠”向“防欠”轉變,從源頭預防欠薪問題發生。與此同時,依托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動態監管工程建設領域農牧民工用工和工資支付等情況,加強欠薪風險預警。依托全國“欠薪線索核處管理系統”,專人負責欠薪線索流轉、督辦、匯總等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台賬,實時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目前,全國“欠薪線索核處管理系統”涉及錫林郭勒盟線索932件均妥善處置,辦結率100%,實現平台案件動態清零。(記者 巴依斯古楞 通訊員 田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