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深切追思《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詞作者火華先生

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15日電(記者富麗娟、劉藝琳)2024年8月15日上午,火華先生追思會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內蒙古福壽園禮儀廳舉行。火華先生2021年10月23日因病在呼和浩特去世,享年80歲。因疫情原因,延遲了追思會的日程。
追思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來自火華先生家鄉北京市懷柔區的代表、內蒙古社科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內蒙古文化旅游廳的相關領導、火華生前好友、子女親屬及社會各界人士會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杰出的詩人、詞作家、書法家和國際文化使者。
提起火華先生,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由他作詞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由火華作詞、阿拉騰奧勒譜曲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橫空出世,並在時任內蒙古歌舞團獨唱演員的德德瑪傾情演唱后風靡神州大地。1980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教材評審會上,該歌被編入《亞太歌曲集》,此后開始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迄今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教材的世界優秀歌曲。2019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被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之一。
追思會全程沒有播放哀樂,也沒有刻意渲染的傷悲氣氛。與會者在《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舒緩的歌聲中向火華默默致敬。在《睡吧,睡吧,賽因呼罕》的歌聲中向火華遺像獻花,表達人們對火華先生深深的懷念。
追思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追思會上播放了兩段視頻。其中一段三分鐘的視頻,回顧了火華一生經歷的重要時刻,讓與會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不斷奮斗的一生。另一段視頻為家屬首次向社會公開,在這段視頻中,火華面對鏡頭道出了自己對生命的態度——“不求生命的長度,但求生命的寬度和亮度”——這與他《不要為死亡悲哀》裡的詩句相互映襯,讓我們看到了他在面對生死時豁達的態度。
火華,原名鄭桂富,北京市懷柔區人。1968年,他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此后他曾做過專業作家,也擔任過出版社的領導職務及內蒙古文化廳正廳級領導干部。他2003年退休,其后依然筆耕不輟、潛心創作。火華著有詩集《軍墾新曲》《邊防號角》《火華詩選》《幽默寓言詩》《軍馬歌》《珍珠河》,歌詞集《塞上星辰》《火華歌詞選》,作品多次獲獎,飲譽海內外。
火華是中華文化的傳播使者。他曾為了能寫出一篇好的作品,多次到牧民家裡,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曾說,“隻有真正沉下去,你才能與這些牧民拉近距離,才能以欣賞者、贊美者的眼光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此外,火華先生生前還致力於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先后出任中國東盟協會理事、中國文萊友好協會理事,對若干國家進行友好訪問,為中國的民間外交作出了貢獻。他用手中的筆熱情地謳歌友誼、合作、和平、發展的事業,以深情的筆觸記錄了中國人民對各國人民的友好情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