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溫暖工程提速 百姓幸福升溫

“我們小區的溫暖工程已經完工了,今年冬天不會挨凍了。”在通遼市科爾沁區馨園小區C區,居民賈曉菲高興地說。馨園小區C區是建於2004年的老小區,由於管道老化等原因,供暖效果不太理想。今年小區被納入溫暖工程改造項目,賈曉菲和其他居民對此事密切關注。“今年施工真是早啊,4月末施工隊就進了小區,隻用了一個半月就完成了所有工作。大家心裡都暖暖的。”賈曉菲說。
把溫暖工程作為要事緊事統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溫暖工程事關群眾冷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通遼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供暖問題作為要事緊事,根據自治區黨委關於實施溫暖工程要“冬病夏治”、停暖即開工的要求,科學謀劃、提前部署,全面貫徹落實溫暖工程建設任務,積極組織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通遼市城鎮供熱溫暖工程實施方案》,統籌各旗、縣、市(區)同步開展溫暖工程工作。
“奈曼旗共有10家供熱企業,主城區有5家,其中主要供熱企業為華強和源怡2家,旗委、旗政府推動2家企業合作,全面提升主城區整體供熱效果﹔蘇木鄉鎮的5家供熱企業中,有3家已無力運行,現已通過回購的方式收歸國企經營,並進行維修改造。”奈曼旗供熱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為解決部分供熱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供熱質量偏低等問題,通遼市多次研究部署,充分發揮各地國有企業資源優勢,通過收購、參股、代管等方式,推動小、散供熱企業有效整合,切實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據悉,在全市51家供熱企業中,目前已有18家小型民營供熱企業通過與國有企業深度合作、集中管理或收購等方式完成熱源整合。
把溫暖工程當作溫情答卷作答
摸清供熱問題底數,是有序推進溫暖工程的前提基礎,通遼市相關部門動員所有可用力量,進行大規模摸底排查。今年1月初,按照“屬地為主、逐級排查、市級匯總、統籌推進”的原則,全市各級行業主管部門、供熱公司、街道社區、鄉鎮政府、物業企業累計成立排查小組215個,派出排查人員7372人,結合“12345”熱線及用戶投訴情況,以住宅小區為單元逐棟逐戶進行全覆蓋摸底,對“源、網、站、端”進行全鏈條排查,按照“輕重緩急”原則,逐級建立問題台賬,並組織行業專家進行科學分析研判,科學制定溫暖工程建設計劃。
為保障溫暖工程項目順利實施,通遼市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政府社會協同推進,持續加大籌措力度,積極爭取自治區溫暖工程一般債券資金、超長期國債資金及其他專項資金支持。此外,還積極對接融資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溫暖工程建設,確保工程落地落細落實。
截至上半年,全市實施的69個溫暖工程建設項目中,計劃當年完工的60個項目開工率達100%,目前已完工6個﹔跨年度實施的9個項目中已開工6個,剩余3個項目正在開展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前期工作﹔全市已改造完成供熱管網232公裡、改造升級換熱站118座,惠及小區168個。
把溫暖工程當作重大民生工程來抓
在庫倫鑫城熱力電力有限公司庫倫鑫城30MW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施工現場,機械馬力全開,工人爭分奪秒,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直燃鍋爐、煙囪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已見雛形。庫倫鑫城30MW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是通過焚燒農林廢棄物等可再生資源產生熱源進行發電,利用發電過程中循環水產生的余熱供暖,項目建成后可承擔庫倫旗新老城區27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對提升全旗供熱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年底前,通遼市還將通過建立市、旗兩級聯通的供熱智慧監管平台,逐步推動城關鎮以上供熱企業熱源、熱網、換熱站全部實現智能化監測,實現實時測溫,通過智慧化監管手段有效地與室外天氣溫度變化相結合,及時有效指導供熱企業調整供熱參數,實現供熱行業智慧化管理。新技術的應用將強化供熱企業對生產運行、經營服務等方面的精細化管控能力,提升客戶用熱滿意度,為溫暖工程助力。
溫暖工程是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六個工程”之一,是事關千家萬戶安居樂業和安危冷暖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發展工程。通遼市將溫暖工程作為一支特殊的“測溫器”,記錄居民生活質量的“升溫”指數,讓“冬日暖居”為群眾的幸福感持續加碼,努力向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的“溫暖答卷”。(記者 郭洪申 李佳雨 通訊員 聶紅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