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5.1%的增長意味著什麼?

——數讀內蒙古經濟“半年報”

2024年07月29日10:1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內蒙古第一產業“半年報”,交出穩健答卷。

  上半年,內蒙古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87億元,同比增長5.1%,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佔GDP比重為3.3%,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7%。

  數據,呈現出“三農三牧”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強的定力、動力、活力。

  同比增長5.1%意味著什麼?

  這5.1%的增長,意味著為糧食增產打下堅實基礎。全區著力穩面積、提單產、優服務、強政策,壓實糧食生產責任,從“良種、良技、良田、良機、良制”深度融合發力,激發蘊藏在農業生產變革中的新質生產力。

  這5.1%的增長,意味著畜牧業生產持續穩中向好。今年以來,內蒙古全力做好飼草料調劑調運,加強動物疫病防控,保護好基礎母畜和種公畜。全區啟動17個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總數達到5個,設施畜牧業、舍飼圈養水平進一步提高。

  這5.1%的增長,意味著推進轉型升級的堅定決心。出台農畜產品加工業政策措施,推進167個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補上7條重點產業鏈斷點堵點。推進11個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營銷中心建設,布局運營18個集中倉、前置倉,讓“內蒙古味道”飄香大江南北。

  觀察經濟發展,既要看“數”,也要看“景”。釋放活力的指標、欣欣向榮的田間、生機勃發的牧場,匯聚成內蒙古農牧業向好向穩的生動畫面。

  夏管正忙時節,在通遼市奈曼旗明仁蘇木的廣袤田野裡,一台台大型機車在田間往來穿梭進行除草作業。目前,奈曼旗農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7%,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110家,農業生產“保姆式”全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和“點單式”單環節托管等多元化服務不斷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現代化。

  在興安盟扎賚特旗洪河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內,一座座現代化的牛舍整齊排列,正在享用午餐的西門塔爾肉牛膘肥體壯,養殖人員精心調配的“營養餐”既滿足肉牛營養需要又能提高生長速度。肉牛養殖實施舍飼圈養后,既有利於保護草原,改善生態環境,又有利於提高肉牛繁殖率、出欄率,實現了多方共贏。

  近日,國內首創的馬鈴薯生漿饅頭在位於烏蘭察布市的內蒙古希森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試生產。目前,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良繁體系日益完善,生產種植集約高效,加工營銷走向高端,已初步構建起育、繁、種、加、銷一體化的馬鈴薯全產業鏈。

  數據是衡量發展成效的一把標尺,也是解讀發展思路的一把鑰匙。上半年,內蒙古豬牛羊禽肉產量102.2萬噸,同比增長4.3%﹔牛奶產量增長2.6%。二季度末,全區生豬存欄641.3萬頭,增長1.5%﹔牛存欄971.2萬頭,增長6.3%﹔羊存欄6793.6萬隻,增長1.0%。

  盤點年中“答卷”,“精彩”來之不易。內蒙古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內蒙古“三農三牧”工作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來抓,聚焦“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精准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延鏈補鏈,實現更有質量的發展。繼續推動奶業、玉米、肉牛、肉羊、羊絨、馬鈴薯、飼草7大農牧業重點產業鏈建設,成功創建谷子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太仆寺旗、科右前旗2個國家級現代產業園,莫力達瓦旗騰克鎮等8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產業集群建設成效逐步凸顯。

  ——推進創新驅動,實現更有分量的發展。全面摸清種質資源家底,建成3個國家級和6個自治區級種質資源庫(圃),創建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繁基地9個,國家級畜禽核心育種場達到23家,牛羊核心育種場數量穩居全國第一,種業創新成果更加豐碩。

  ——推進動力變革,實現動能更強的發展。實施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總結推廣5種模式,在5個旗縣、20個鄉鎮、100個嘎查村集中連片推進機械化、集約化、標准化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進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支持47個牛羊養殖大縣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輻射帶動17個旗縣自主實施獸醫社會化服務,覆蓋全區70%牛羊養殖,農牧業社會化服務提質增效。

  ——推進轉型升級,實現更有效益的發展。落實《關於支持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組織評選2023年度預制菜領航企業13家、特色品牌企業12家、線上銷售優秀企業5家,支持培育羊皮食品化加工企業9家,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推進綠色生產,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開展控肥增效和控藥減害行動,建設32個“看苗選肥”平台、15個“對症選藥”示范區和33個“無底肥”技術核心試驗示范區,實施綠色防控5879萬畝、統防統治5738萬畝,農業生產更加綠色。

  農牧業穩,全局穩﹔農牧業興,百業興。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一個個抓點帶面的示范,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升級,內蒙古正在全力書寫農牧業高質高效、農村牧區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