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呼倫貝爾為耕地“減壓”為糧倉“加油”

2024年07月22日11:1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盛夏時節,呼倫貝爾大地滿目青綠,各類作物拔節生長,寬窄行交替排布於田間,去年歸田的秸稈殘屑隱約可見。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開展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探索出“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重耙”技術模式和農產品信息監管體系,圍繞保護性耕作多覆蓋、少動土的核心要求,保護黑土地的優良生產能力,實現黑土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退化、質量有提升、產能可持續。

阿榮旗將8個黑土地保護利用示范區打造成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發展“三品一標”認証,利用追溯源、二維碼技術等建立健全農產品信息監管體系,目前已達到16.3萬畝。

經過幾年的實踐,該旗形成兩項適合本區域的低山丘陵區坡耕地、河川甸子區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模式,其中低山丘陵區坡耕地黑土地保護利用的“阿榮旗模式”入選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的《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初步形成黑土地保護利用長效機制的“雙提雙促一形成”目標。該技術模式在阿榮旗11個鄉鎮40個村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區,實現“用養有機結合、保護利用並重”的黑土地保護利用運行機制,通過示范帶動,呼倫貝爾市織密黑土地保護網,集成推廣應用“兩治一輪”的防治水土流失、用養結合模式和“兩還兩耕”的肥沃耕層構建模式,給黑土地吃上“營養餐”,推動黑土地力穩步回升,把黑土地保護利用與綠色高質量生產相融合,逐步形成呼倫貝爾市特有的“良田+良種+良法”的管理手段。

鄂倫春自治旗因地制宜實施以肥沃耕作層培育為主的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措施,將有機肥和秸稈等有機物料還田,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減少秸稈焚燒、畜禽糞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把黑土地保護利用與當地優質水稻產業結合,0.6萬畝通過綠色食品認証,極大地提高黑土地資源利用率。

數字化、智能化為黑土地保護和利用提供“保”“養”“用”關鍵技術及模式。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相融合,探索出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大河灣模式”。

目前,農墾大河灣農牧場公司作為內蒙古唯一以黑土地保護和利用為目標的國家級核心示范區,大力實施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黑土養育等工程,總結“可推廣、可復制、能落地、接地氣”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模式,大力提升黑土耕地生態質量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大河灣模式”未來將服務內蒙古東四盟市和東北地區。

護好黑土地,端穩“金飯碗”。東北黑土地項目實施以來,呼倫貝爾市實施“土地集中連片流轉+新型經營主體+大型機具作業”的運行機制,給耕地“減壓”,給糧倉“加油”,為實現東北黑土區鄉村振興夯實“壓艙石”。(記者 李新軍 通訊員 韓朝樂門)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