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擦亮“包頭黃河”品牌  激發文旅融合新活力

2024年07月17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呼和浩特7月17日電 (記者 白建平)包頭市位於黃河“幾字彎”頂端,素有“水旱碼頭、塞外通衢”之稱,黃河流經全市220公裡,城市因黃河而興。充分挖掘並實現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對於打響“北疆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為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擦亮“包頭黃河”品牌,包頭市先后印發出台了《關於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具體措施》《關於全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實施意見》,把打造弘揚黃河精神、展示黃河文化的黃河景區建設作為打響“北疆文化”重點工程。

現場表演。

藝術家工作室

包頭文旅集團以弘揚黃河文化為主線,項目班組黨員干部始終把“有解思維”作為解決問題和推動項目進展的基本方法,通過“書記領辦項目”,挂圖作戰,督導推進,把項目建設速度和成效落實到解決工程項目難點堵點上。同時,成立黨員攻堅隊,劃分黨員責任區,建立工作台賬,發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用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的方式開展重點攻堅。建設有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風情園、黃河大集、黃河文化碑林、書法長廊等,打造畫匠營子村黃河藝術創作基地,推出“藝術家工作室”。

“通過這一年的努力,建設完成的黃河景區成為了包頭市加快實施文體旅產業升級行動,全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具體舉措,更好地讓黃河文化、黃河精神融入群眾生活。”黨員攻堅隊的張強介紹說。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現場表演。

現場表演

據了解,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灘、水、園、澤、島五大生態連接而成的濕地保護區,是我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隨河而下,與黃河岸邊最新打造的黃河風情園、黃河大集串珠成鏈,將昭君出塞、土默特婚禮、黃河老腔民俗演繹、老茶館聽黃河趣事,以及黃河故事我來講、黃河通關文創集章、保護母親河研學等行進式表演活動串聯起來,充分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在春節、端午、五一等節假日共精心籌劃表演活動100余場,吸引游客150萬人次,其中外地游客近30萬人次,讓文旅資源盡情釋放吸引力﹔通過沿街趣味互動、文化場景氛圍營造,打造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民宿觀景為一體的沉浸式黃河美食文化街區﹔在沿黃一線設置的“長河落日”“憑河觀瀾”“岸灘奇石”等10處景觀包攬了黃河邊上的最佳拍照打卡點。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展廳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展廳

“來之前看‘攻略’,就對這裡的自然風光很感興趣。”來自鄂爾多斯的游客王女士說,“沿著蜿蜒曲折的黃河濕地漫步,仿佛置身畫卷之中,還看到了各種動植物,心情都變得開闊了。”

當前,通過黃河沿線高質量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濕地資源的保護使得黃河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濕地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逐漸增強,黃河文化也借助文旅融合彰顯出了時代價值,展示出了無窮魅力,一批優質的黃河文化旅游產業也正在加速涌現,對於保護黃河、傳承黃河文化、宣傳生態環保理念、提升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更為擦亮“包頭黃河”品牌,打造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新動能。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