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呼倫湖流域魚類總量超15萬噸
2024年07月04日09:2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天鵝在這裡棲息。
疣鼻天鵝。
鳥瞰呼倫湖。
呼倫湖又名達賚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也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素有“草原之腎”之稱。
日前,記者從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通過有效的湖區科學治理和系統保護,呼倫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水域面積穩定保持在目標值內,達2233.4平方公裡。流域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鳥類種群數量保持較高水平,典型物種鴻雁、白琵鷺數量持續增加,魚類資源總量顯著恢復,達到15萬噸以上,絕跡多年的黑斑狗魚,也在呼倫湖出現。
“管護轄區內濕地面積不斷擴大,吸引了多種鳥類棲息繁殖,已監測到鳥類60余種,2萬余隻。” 保護區呼倫溝管護站站長陳俊說。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科負責人龐博介紹:“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科學系統地保護呼倫湖的生態環境,通過研究院這一科研平台,持續對呼倫湖流域水生態、水環境、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等進行研究,掌握流域內各項環境指標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為呼倫湖保護治理工作提供科學支撐。”
呼倫貝爾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區內陸湖泊研究院持續對呼倫湖水體中的魚類、浮游動植物等水生生物進行系統研究,為科學保護呼倫湖生態環境提供基礎數據。研究院通過持續加強與國內權威科研院校合作,不斷強化科研支撐,穩步提升科學決策、科學治理水平。(記者 李新軍 攝影報道)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