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海

烏海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

數字賦能“智造”升級

2024年06月22日09:1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氫氣車間30105漏液檢測正常。”“電解車間30003紅外測溫52.69攝氏度。”走進位於烏海市烏達產業園的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很少看到生產工人,卻時刻能聽到機器人發出各種語音提示。

  作為烏海市首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這家企業的廠區內每天都有智能巡檢機器人穿梭其中。每到一處可能發生故障的隱患點,機器人都會停下來仔細檢查。

  “自從有了智能巡檢機器人,車間內危險系數較高的生產場景下,巡檢、記錄、操作等工作都由它來完成。”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氯鹼車間主任王健介紹,傳統巡檢要兩個人,每小時巡檢一次。現在有了巡檢機器人,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巡檢,大幅度減少了巡檢人員人數,提高了車間的安全系數。

  據了解,這家企業過去全靠人工巡檢來判斷設備狀態,工作量大,漏檢誤檢率高,現在隻需機器人“跑”一圈,便能將各類數據精確回傳,形成分析圖表。不僅如此,車間內固定搭載的智能巡檢設備還具備紅外熱成像、圖像識別、氣體檢測等功能,可替代人的視覺、嗅覺、聽覺及溫度感知,能夠及時發現跑冒滴漏、異聲異響、異味異熱等情況,檢測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各種智能化機器人設備和創新手段已融入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全領域、全過程。防爆輪式機器人高效巡視,保証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生產﹔液氯儲罐機器人定點巡邏,確保360度全方位監測﹔高空“鷹眼”全景呈現,實現AR實景全廠覆蓋實時預覽……通過持續的數智化投入,企業成為國內少有的無人巡檢、無人操作、無人記錄的“三無工廠”,並建立起安全、環保、穩定、精細化的生產運營管控體系,為烏海市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傳統工業要增強優勢,走好轉型升級之路離不開數字化賦能。近年來,烏海市立足工業基礎特色和資源優勢,將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和抓手,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以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充分挖掘和釋放數字化轉型對新型工業化的賦能作用。

  在海南區的烏海中聯化工有限公司,企業智能生產令人眼前一亮。在電石爐車間,24台電石出爐機器人不懼電石爐的高溫炙烤和粉塵侵襲,精確執行各項遠程指令。該公司引進電石出爐機器人后,“出爐工”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遠程控制手柄。目前,企業車間內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達到65%,工廠自控投用率達到98.5%以上。不僅極大地改善了職工的工作環境,也為企業帶來顯著的安全與經濟效益。

  據烏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李艷彤介紹,目前烏海市已建成數字化車間4個,智能工廠1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2家,高新技術企業50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6戶。西北化學網、飛獅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駐企業達470家,累計上雲企業4686戶。同時,累計建成5G基站1929個,其中用於工業的基站達340個,為推動烏海市“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網絡基礎。

  今年1月,烏海市成功入選2024年自治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盟市﹔4月,烏海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正式發布。以此為契機,烏海市將用兩年時間推動數智化賦能制造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128戶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努力打造自治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示范高地。(記者 郝飚)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