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浩特市:為全職媽媽打造“家門口就業圈”

“我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在家全職帶兩個兒子已經7年了。現在孩子大了,我能騰出些時間工作了,可卻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為此增添了很多煩惱。沒想到社區能如此貼心周到,考慮我們的時間,為我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近日,全職媽媽娜仁在接受採訪時說起找工作的事略顯激動。
錫林浩特市希日塔拉街道花園社區成立於2002年,轄區面積0.32平方公裡,下轄4個小區,有居民2153戶,5126人。轄區內學校較多,有較大部分全職媽媽和陪讀家長因時間問題而難以就業。這讓心思細膩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艷霞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名全職媽媽,大學畢業結婚生育后全身心在家帶孩子,全職媽媽們存在的與社會‘脫軌’、心靈空虛、丟失自我的種種經歷我都感同身受,於是結合社區實際,想她們所想,為大家打造‘家門口就業圈’,希望她們重新找回自己,共建和諧家庭。”趙艷霞說。
2023年,花園社區為他們量身定制了“微型創業園”平台,通過積極鏈接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探索社企聯動模式,相繼舉辦“家門口微創業”交流推介會、“家政服務進社區”培訓班、民族服飾手工藝品制作培訓班、弘心博愛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開放日參觀、服裝廠縫紉工技能培訓班等特色活動,吸引就業困難人員與陪讀家長百余人參與。
剛參觀完弘心博愛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沒幾天,吳瓊就和社區裡幾名全職媽媽、陪讀媽媽成為了這裡的靈活就業員工,並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我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后會有一定‘空檔期’,找其他工作時間上又不允許,社區打造的這個‘家門口’就業對我們來說太方便了。做民族服飾上的盤扣,不僅容易上手,而且在家就能做。我現在剛學,手法還不太嫻熟,每天大概能做20個左右,驗收合格后一個能給5至8元,這樣我每天能收入100至200元,一個月就能掙1000至2000元,不忙也不累,時間還這麼靈活,這簡直就是給我們‘量身訂制’的工作崗位。”全職媽媽吳瓊眼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爽朗的笑聲感染著大家。
近年來,花園社區根據轄區勞動力分布情況,堅持把培訓工作同群眾就業願望相結合、同崗位儲備及崗位推薦相結合、同群眾增收相結合、同法律法規及政策相結合,協助人社、就業部門組織開展重型機械、保育員、美容美發、家政服務、中式面點、中藥調劑等多種形式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至今累計培訓750余人,2023年推薦參加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32人,培訓后就業23人。轄區1895名勞動力中,登記在冊就業人員1835人,就業率達96.83%,社區先后於2006年、2022年被評為自治區級、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
“今年,我們社區將繼續拓寬服務內容與范圍,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就業崗位和實際收入,使‘家門口就業圈’完成閉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依托社區創業園平台,不斷拓寬就業服務層級范圍,引進多個居家創業型服務項目,開設多種類技能培訓,拓寬手工制品銷售渠道,切實提高陪讀家長和就業困難人員收入,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把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落到實處。”趙艷霞堅定地說。(記者 巴依斯古楞 實習記者 朱媛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