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出村社區 大事不出鎮街道
東勝區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
“閆書記為我們的事忙前忙后,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圓滿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我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近日,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銅川鎮,信訪群眾緊握著銅川鎮黨委書記閆旻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幕發生在銅川鎮潮腦梁村,21戶村民歷時14年扶貧移民歷史遺留信訪問題解決的現場。這起信訪事項由於時間跨度較長、相關資料缺失等眾多問題,導致化解過程中取証困難,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銅川鎮按照“一個案件、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工作原則,一方面組織專班工作人員多次主動約訪、下訪信訪人了解訴求,走訪當年知情人士還原事實,咨詢法律顧問尋求多種解決方式﹔另一方面,銅川鎮黨委政府先后組織召開5次專題會議、黨政聯席會議,專題研究政策依據、化解路徑,最終讓涉及120戶村民補償利益的這件積案得到有效化解。
這起案件只是東勝區信訪代辦工作開展以來化解積案矛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勝區委、政府想百姓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規范信訪秩序,著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探索採用協商議事、信訪代辦、矛盾調解等“多管齊下”的工作方式,變“七嘴八舌議論”為“求同存異商議”,變“等群眾上訪”為“替群眾跑腿”,變“被動化解矛盾”為“主動解決問題”,構建起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
建設街道扎實推行“三議五治”,全面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通過創建小區居民議事角、社區議事廳、街道議事會三級協商議事機制和協商議事平台,倡導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推動協商民主議事,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幸福街道不斷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推出“4+N”多元聯動共商共治工作機制,讓基層治理從“獨角戲”變“大合唱”﹔銅川鎮搭建起以鎮級協商議事室為“中樞”、以6個村級民主協商議事會為“分區”的銅川鎮協商民主議事品牌——“銅心共商”機制,推動基層協商民主向著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協商議事在東勝遍地花開,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結出累累碩果。
信訪代辦工作開展以來,東勝區黨委政府提前謀劃、整體部署引領代辦工作。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區長和縣處級領導擔任副組長、信訪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信訪代辦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區、鎮街道(部門)、村社三級信訪代辦網絡,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運轉高效的信訪代辦工作機制。同時,打造紀委+政法+公安+信訪+N的信訪代辦模式,自2023年4月推行信訪代辦工作以來,累計代辦各類信訪事項327件,已化解276件信訪事項,代辦化解率84.4%,實現了群眾反映問題在基層有人接、有人管、有人辦,達到了“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代辦目標。
今年65歲的王建榮,退休前曾先后在法院、檢察院、紀檢委工作。2018年退休后成為東勝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一名調解員,現已參與調解涉訴矛盾糾紛1100余件,成功調處700余件,仔細一算,平均每年調解案件達到200余件,工作量不亞於一個辦案能手。
為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東勝區委、政府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司法推動、多方參與、多措並舉、法治保障”的多元化解糾紛理念,由東勝區委政法委統籌,率先在鄂爾多斯市建成5000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集中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格局,實現“一個大門進來、一個窗口對接、一攬子解決問題”的“一站式”服務,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辦事少跑腿的便捷。
“編外法官”退休后還在努力發揮著余熱,東勝區人民法院更是深耕主責主業,秉持群眾事無小事、點點滴滴暖民心的初心,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解決在萌芽。該院成立了自治區法院系統首個“人大代表工作室”“政協委員工作站”,打造內蒙古自治區首家“多元解紛工作站”,構建“法院+工會”“法院+工商聯”“法院+總商會”等訴調模式,訴前調解成功2810件,化解物業糾紛、勞動人事爭議糾紛、中小企業糾紛等重點領域糾紛1018件,讓訴前矛盾糾紛化解跑出了“加速度”。
與此同時,東勝區人民法院為將矛盾糾紛妥善化解在基層、調解在訴前,設立“法官工作站”,為東勝區15個鄉鎮街道的76個社區配備88位法官及法官助理。截至目前,接受法律咨詢1125人次,矛盾化解糾紛2142件,讓矛盾不出鄉鎮、不出社區,就地解決,不斷為社會治理賦能。(記者 郝雪蓮 實習生 常馨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