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康巴什區開發建設20年特別報道“三問康巴什”之二:

城市如何又是4A級景區?

人民網記者 富麗娟 寇雅楠 劉藝琳
2024年06月13日13:0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康巴什區的建設始於2004年,當時鄂爾多斯市決定在東勝區以南25公裡的戈壁灘上規劃一座新城,以承載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這個地方原本是一片荒涼的沙漠,隻有兩個小村子,人口不足1500人。時光走過二十年,這裡已經蝶變成為一座充滿活力和魅力的“花園城市”,它不僅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民族文化,還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歷史遺跡。

康巴什的發展變遷,有其獨一無二、不可復制之處,也有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在康巴什區開發建設二十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這座北疆小城,展開深入調研,推出“三問”系列報道,為廣大網友呈現一座城市建設的匠心獨運、發展變遷。 

二十歲的康巴什風華正茂,在鄂爾多斯當地,人們更願意把康巴什比喻成鄂爾多斯市的“小女兒”,在一眾孩子中,這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格外引人注目。

作為鄂爾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區斬獲多項殊榮,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國家園林城市……2012年8月14日 ,康巴什區被全國旅游質量等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區,是我國第一個以城市景觀為載體申報被批准的國家4A級旅游區。

何以首例?亮出家底、亮出“實力”

多年前的超前規劃,成就了如今的草原新城——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水在城中,城在草原上。

來自牙買加的大衛已經在康巴什工作、生活8年了,他對於康巴什的印象也與想象的不同:“康巴什漂亮、典雅,與歐洲的一些小城一樣美,很難想象這是一座在沙漠建起的城市。”

談起8年裡與康巴什“相處”的時光,大衛坦言:“這裡干淨的同時也很安靜,人在康巴什生活也會忘記很多煩惱。每到夏天,這裡的氣候就非常舒適,是一座適合旅行的城市。”

大衛告訴記者:“這裡的治安也非常棒,在這裡生活,內心非常踏實。和家人通話時,我會把這裡的一切告訴他們,也希望他們能夠放心。”

雙駒廣場。康巴什區宣傳部供圖

雙駒廣場。康巴什區宣傳部供圖

一座城市就是一個免費4A級景區。很難想象,這樣一座在荒漠中建起的城市,有這樣漂亮的城市風景。

康巴什區有很多世界之最、亞洲之最:世界最大的雕塑群、世界最大的廣場、亞洲最高的音樂噴泉。城市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為設計理念,城市就是景區,景區即為城市。康巴什旅游景點和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完美組合,開啟了新的旅游模式——城市休閑度假旅游。

同時,康巴什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0%,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

康巴什區文旅局長溫勇介紹,目前,康巴什城區綠地總面積5828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面積161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度分別達到32.74%和80%﹔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41個﹔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1個﹔有酒店賓館63家,日接待能力8124人﹔停車位34765個,設有7處大型旅游大巴專用停車場﹔共有景區景點34處,包括3個4A級景區,2個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2個夜間消費集聚區。

城市實現了“十分鐘文化娛樂圈”,市民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一處公園綠地休閑場所﹔建成大型綜合商業項目14個,總建筑面積157.9萬平方米﹔有圖書館、大劇院、博物館等大型公益性文化建筑6座、社區文化服務陣地19處。

作為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康巴什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城市綠化。現在的康巴什,天藍、水碧、綠化好、城市建筑漂亮而且都很有風格,環境悠閑,空氣清新,遠離大城市的喧囂,能夠感受舒適愜意的自由行,是許多外地人來內蒙古旅游必“打卡”的一個地方。

文旅融合,為旅游注入“文化IP”

走進康巴什,功能齊全的文化場館、舒適愜意的休閑會所、大氣獨特的城市風格、特色鮮明的民族舞劇、不夜華章的城市景觀,讓這座城市散發出不一樣的韻味。

康巴什城市文化氛圍濃郁,這裡多元文化的匯合、交融,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得康巴什有著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以來,鄂爾多斯打造民族藝術風情度假產品,發揮成吉思汗廣場、伊克敖包、鄂爾多斯婚禮文化園等核心景點地標作用,深入挖掘文化內涵,豐富民族風情旅游體驗。

康巴什的夏夜,一幕幕充滿濃郁民族文化韻味的特色演出正在上演。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響起,一場鄂爾多斯婚禮表演拉開帷幕。

鄂爾多斯婚禮有哈達訂親、佩弓娶親、攔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等一系列特定的儀式程序和活動內容,傳統的鄂爾多斯婚禮一般要持續三天三夜,三天三夜歌不斷,婚禮在歌聲的蕩漾中成禮。目前,鄂爾多斯婚禮已成為一種禮儀化、規范化、風俗化、歌舞化的民族文化現象。

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申報的鄂爾多斯婚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旅游業是城市的“軟名片”。康巴什區通過創建促文化旅游繁榮發展,努力將康巴什區建成“國際休閑度假與多元文化體驗勝地、國際會展賽事名城、我國向北開放的文化交流窗口、區域性文旅消費高地和西部地區物質精神‘雙富裕’示范基地”。

立足豐富的生態、民俗、文化等資源,康巴什全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文旅項目建設、豐富文旅內涵品質、優化文旅產品供給,持續豐富活動內容與活動形式,增強游客的體驗感,讓文旅融合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在詩意風景中創造美好生活。

鄂爾多斯大劇院和鄂爾多斯文化藝術中心。康巴什宣傳部供圖

鄂爾多斯大劇院和鄂爾多斯文化藝術中心。康巴什宣傳部供圖

花園城市,與市民生活方式完美融合

走進康巴什區,空氣清新,天空湛藍,綠地綿延,鳥語花香,各種花草樹木競相爭艷,走在街上、行於路邊,到處都是綠意盎然的花園。

在花園中生活,與景區融為一體的康巴什,帶給市民的幸福感、體驗感都是與眾不同的。“出門不到500米就能遇到公園,就可以鍛煉身體。”這在康巴什都可以實現。

從每年春暖花開之時,康巴什居民的一天,很多都是以公園裡賞花、健身的方式打開的。“每天早上沒事兒我就會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鍛煉身體。公園裡建設得也十分漂亮,我也可以賞花、聆聽鳥鳴,心情也隨之愉悅了起來,對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幫助。”居民張麗梅說。

“以前大家總去太陽廣場,這是我們休閑娛樂的首選,現在選擇就多了,每個公園都有不同的主題,想去哪都行。”說起這些年的變化,居民張友麗滿面笑容。一整個春夏時節,張友麗去太陽廣場拍郁金香花海﹔帶著親戚去鄂爾多斯婚禮文化園賞牡丹,品美食﹔與幾個老朋友相約老年大學,觀賞榆瀾園滿池荷花盛放。

康巴什區帳篷營地。 張鑫攝

康巴什區帳篷營地。 張鑫攝

康巴什區率先實施城旅融合戰略,以城市休閑度假旅游為主,城市環境優美宜旅宜居,這滿足了人們對未來城市建設的期望,實現了城市與文化、與旅游、與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

康巴什四號橋。李臻昊攝

康巴什四號橋。李臻昊攝

現如今,在康巴什區各主要干道和部分公園廣場內,高低不一、造型不同的小型噴灌設施隨處可見,中水經由噴灌系統噴洒而出,一股股水霧,交織成立體化的“水網”,滋養著這裡的花草樹木,為城市牢牢筑起天然的綠色屏障。

“康巴什區這幾年公園越來越多,環境也越來越好,生活在這裡很幸福。”當地居民聊起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