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市探索“紅領巾”治沙融合課程體系——

將綠色發展理念根植學生心田

2024年06月12日08:2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2023年8月,‘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之一——內蒙古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全面打響。什麼是‘三北’工程?內蒙古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主戰場在哪兒?今天,我們一起來找答案。”

  近日,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第一中學429班的47名學生在思政課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毛烏素沙漠玉珍生態園,開展“弘揚‘三北精神’ 共筑綠色烏審”行走的思政課。在這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綠化勞動模范殷玉珍成為學生們的思政課實踐導師。

  殷玉珍說:“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昔日的毛烏素變為現在的‘綠烏素’,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一鍬鍬沙土、一捆捆樹苗、一滴滴汗水建設起來的。”說罷,她現場示范並指導學生們栽種沙地柏樹。

  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悄然滑過,從不知如何下手,到能正確地完成整個栽種流程,學生們在二十余畝沙地上留下治沙的時間印記。

  “教育要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大道理講十遍,不如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一次。為什麼要防沙治沙?坐在教室裡想到的答案是空洞的。隻有雙腳踏在茫茫沙地上、嘴裡吃過風刮來的沙,才更能體會到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這一轉變的歷史意義和偉大之處。”烏審旗第一中學副校長高志兵感慨道。

  仲夏的康巴什區北山公園草木蔥蘢,目之所及綠意盎然。5年來,康巴什區第一小學在此共組織了30期“紅領巾”治理荒漠綜合實踐活動、6期實驗室課程,近4000人次參與,埋設沙柳沙障近220畝、紗網沙障160畝,種植沙生植物近40畝,成活沙柳沙障和沙生植物88畝,固沙面積達到480余畝。

  從2019年春季開始,康巴什區第一小學就探索開設了“紅領巾”治理荒漠綜合實踐課程。課程規劃得到了康巴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千畝沙地被劃撥作為實踐基地。學校每年春季都會組織四到六年級學生在實踐基地埋設沙柳沙障、紗網沙障,秋季則帶著二三年級的學生採集沙生植物種子。

  每到周末,康巴什區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阿茹娜就會和同學們相約騎車到這裡游玩。阿茹娜說:“在這片我們自己綠化的田野裡,我們把採集來的沙生植物帶到實驗室進行藥水處理、脫水、密封,做成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等多種樣態的標本,放在校內課程館的‘紅領巾’治理荒漠展示區,供大家日常參觀學習。”

  康巴什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李美榮介紹,兩個月前,康巴什區啟動了“紅領巾”治理荒漠生態教育行動,共有35所中小學認領了“紅領巾”治理荒漠任務,根據校園周邊環境、全區荒漠面積,多方聯動、統籌規劃,所有中小學生以“希望田播種、願望樹栽種、親子林養護”等多種形式參與到“紅領巾”治理荒漠生態教育行動這堂“行走的思政課”中。

  今年初,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組織全市中小學開展“厚植北疆綠 暖城紅領巾在行動”教育實踐活動。各中小學校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生態文明建設”行,利用鄂爾多斯市環保教育基地(康巴什區)、准格爾黃河大峽谷、杭錦旗庫布其沙漠、烏審旗毛烏素沙地等實踐教育基地和課程資源,借鑒康巴什區思政課建設典型案例——“紅領巾”治理荒漠行動,充分發揮思政教師的作用,帶領學生投身於厚植“北疆綠”、增色“中國藍”的實踐中。

  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張燕說:“近幾年,我們致力於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大思政’格局。2023年推出了‘行走的思政課’,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市情民情,認識到個人的小幸福與國家的大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是我們設計‘行走的思政課’的關鍵詞。鄂爾多斯境內有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是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主戰場、主陣地。‘紅領巾’治沙思政課因‘沙’而生,由一所學校延伸到了全市中小學。”

  孩子們手中拎著水桶、揮動著鐵鍬,將“三北精神”信念的種子埋進沙土裡,正在生根發芽。鄂爾多斯市教育部門構建思政引領的‘紅領巾’治沙融合課程體系,讓這門因‘沙’而生的思政課成為暖城思政課品牌。(記者 毛鍇彥)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