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內蒙古扎賚特旗:一條“牛鏈子” 鏈出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新路子”

2024年06月11日16:5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早晨七點鐘來的,拉了二十頭牛,賣了十七頭牛,價格賣得挺好。”一大早,南來北往的客商和當地養殖戶大車小輛地來到內蒙古扎賚特旗巴彥扎拉嘎鄉石頭城子牲畜交易市場,這裡頓時熱鬧起來。穿梭的人流、滿載牲畜的貨車、牛的叫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場面甚是紅火。巴彥扎拉嘎鄉的養殖戶高維東迎來了自己的“開門紅”。

2023年,石頭城子牲畜交易市場交易額突破了14個億。2024年石頭城子牲畜交易市場39個集日共成交7.5萬余頭牛,總交易額超3.75億元。

建設牛羊交易市場僅是內蒙古扎賚特旗持續構筑畜牧業現代化發展新高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扎賚特旗立足資源稟賦、戰略定位,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相結合,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不斷加快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在內蒙古扎賚特旗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核心示范區兩萬頭優質肉牛生態項目基地內精神飽滿、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肉牛正在嶄新舒適的標准化牛舍內悠閑地沐浴著春光,咀嚼著牧草。干淨整潔的環境、科學的喂料方式,讓肉牛們將在這裡開啟全新的“幸福生活”。

“現在我們場已經進來兩千頭牛,現在有六個牛舍投入運營,大概每個舍的存欄在三到四百頭左右。在四五百斤進場,大概育十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在一千四五百斤左右出欄。”內蒙古奇雲牛牧業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郎永濤說。

兩萬頭優質肉牛生態項目涵蓋了飼草種植、牛羊繁育養殖、品種改良、屠宰與精深加工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種養循環互促、三產深度融合、生態優質智慧、健康安全綠色和興牧連農富民”復合型現代肉牛產業。

“2024年進場育肥肉牛一萬頭以上,可與周邊肉牛養殖戶簽署犢牛收購訂單,降低牧民養殖風險,通過集中舍飼育肥,可使 60余萬畝草場得以休養生息。隨著產業鏈逐步完善,將形成區域性、健康性俱佳的肉牛品牌價值,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最終實現草畜平衡。”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畜牧和飼料技術股股長吳立坤說。

走進扎賚特旗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工人正在對牛肉進行剔骨、分類包裝,流水線上一道道嚴格的處理工序,保証了牛肉的獨特品質,使精深加工的牛羊肉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冷藏櫃中,牛排、牛尾、牛頭肉等各類產品琳琅滿目。

“目前已開發出牛皮筋、牛皮涼拌菜、牛皮涮品,包括炒菜系列產品,提高牛皮的食用價值。過去一張原材料牛皮也就四百來塊錢,現在通過工藝加工,一張牛皮的價值可提升到兩至三倍。”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經理袁福說。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肉類的需求,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拓展肉牛精深加工產業鏈,完成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牛羊肉由農畜產品到商品的轉化。目前,公司產品在北京、杭州、上海、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等地擁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近年來,扎賚特旗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將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行動,把項目建設作為農牧業經濟發展的總抓手,努力探索生態持續改善、產業高質量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生態草原畜牧業發展之路。

“下一步,扎賚特旗將爭取各級財政支持、政策支持,統籌整合農牧、林草等項目專項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加大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力度。從根本上實現草原增綠、產業提質、牧民增收目標,探索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王春山表示。(張文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