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際 多措並舉
呼倫貝爾有效解決草原過牧問題

為促進草原生態保護利用和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呼倫貝爾市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多措並舉,有效解決草原過牧問題。
呼倫貝爾市各旗市建立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政府監管責任機制,加強第三輪落實草原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劃分的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的監管力度,協調蘇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內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
鄂溫克族自治旗、新巴爾虎右旗等牧業4旗逐嘎查村、逐戶進行摸底調查工作,以戶為單位建立過牧問題基礎檔案,做到“一戶一檔”,把每一戶的草場面積、牲畜頭數、圈舍缺口、是否超載、超載牲畜頭數等情況建立台賬,全面真實地掌握今年天然草原放牧情況。
4月10日至5月25日,呼倫貝爾市草畜平衡區近1億畝草原實行了為期45天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休牧期間,牧民圈養牲畜,相關旗市區政府按每畝0.73元的標准為牧民發放補助,通過“帶薪休假”的方式讓草原休養生息。
呼倫貝爾市加強外來畜的管控工作,明確返鄉畜和非返鄉畜的准入標准,對返鄉畜嚴格核實草畜平衡情況實行提前7天返鄉登記備案政策,無返鄉畜登記備案表的執行非返鄉畜准入標准。對非返鄉畜,各地通過交警執法、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動物檢疫執法、落實集中隔離30天政策、加強草畜平衡核查等措施嚴控非返鄉畜進入。
新巴爾虎右旗在烏爾遜橋設立了動物檢疫監督執法服務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鄂溫克族自治旗設立了33處臨時檢查點,按要求查驗過往載畜車輛,對不符合入境放牧條件的一律勸返。截至目前,已累計勸返車輛254台次、牛2428余頭、羊15500余隻、馬100余匹,預計全年可減少15萬羊單位載畜量。
在解決草原過牧問題中,鄂溫克旗實施了飼草供給和基礎設施兩個提升工程。2024年,鄂溫克旗人工飼草種植面積達20萬畝,人工飼草及秸稈產量約15萬噸,可以滿足18.75萬羊單位全年舍飼圈養的飼草需要。加強秸稈、青貯玉米收儲企業扶持力度,鼓勵居民、牧民養畜戶從周邊牧民流轉飼料地,種植青貯玉米、羊草、燕麥、苜蓿等優質人工飼草料。
鄂溫克旗在重點過牧地區探索推行整嘎查超載牲畜舍飼圈養,鼓勵養殖戶推進集中飼養,提供牲畜適宜的養殖環境,確保飼料供應充足、牧民不減收。加強現有飼草儲備庫經營管理,嘎查統一入庫保管所轄區域內牧戶上年秋季儲備的剩余陳草,實現飼草的“顆粒歸倉”。鼓勵超載或冬儲飼草不足的牧戶向農區、半農半牧區實施跨區域轉場放牧,每年可減少6至8萬噸的飼草消耗。
為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新巴爾虎左旗優化畜牧業結構,提高畜牧業產值,發展設施畜牧業,提高養殖效益。目前,全旗已建設標准化暖棚7.86萬平方米、飼草加工廠3處、飼草儲備庫66座,提高了養殖業的現代化水平。
為實現少養精養,減畜不減收,在解決草原過牧問題的過程中,新巴爾虎左旗積極保障牧民權益,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每年發放生態獎補資金12978.81萬元。加強科技服務,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將先進的肉牛改良、疫病防治、科學放牧等農牧業科技成果傳授給牧民,提高了牧民的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記者 李玉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