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風”“光”無限好,內蒙古逐“綠”前行、向“新”出發

2024年06月07日11:48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富麗娟、劉藝琳、寇雅楠)“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確實得天獨厚,形象地講,就是“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在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表示。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頭頂有風光”,說的是內蒙古風光資源豐富,從可開發量看,風能資源佔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資源超過五分之一。

“腳下有煤炭”,說的是內蒙古煤炭儲量豐富、火電裝機規模大,作為穩定可靠的調峰手段,能夠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使用。

“手中有電網”,說的是內蒙古擁有全國第三大電網—蒙西電網,距離負荷中心近,輸電成本低,能夠提供“綠色電、便宜電、可靠電”。

立足稟賦優勢,我們逐“綠”前行、向“新”出發,提出“兩個率先”“兩個超過”的目標,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目前,內蒙古新能源裝機已率先突破1億千瓦大關,今年底將提前完成超過火電裝機的目標。

為推動綠電外送,內蒙古正高標准推進建設六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外送大基地,在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裡三大沙漠集中開發風電光伏,為京津冀、長三角輸送大規模清潔能源。

為促進綠電本地消納,內蒙古謀劃了六大場景,量身定制新能源配置政策,包括源網荷儲、風光制氫、園區綠色供電、自備電廠綠電替代、全額自發自用和火電靈活性改造。每個場景,發電側和負荷側自求平衡,實現最大程度的自我消納。

內蒙古堅持全產業鏈發展,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裝備制造,集中打造風電、光伏、氫能、儲能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游發展裝備制造業,下游延伸發展綠氫綠氨等綠色化工,全面招引超算、智算產業,助力國家“東數西算”,同步發展研發創新、運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黃志強表示,內蒙古“風”“光”無限好,新能源潛力巨大、機會多,真誠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新能源發展紅利。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